通讯员:隋金洋、刘琳
2006年在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团委的支持与指导下,星火公益协会正式成立。作为学校最早成立的公益协会之一,星火公益协会坚持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召集有爱心的优秀学子,并组织他们为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小学生传递知识、提供陪伴。星火公益的发展壮大是一代又一代星火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星火人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怀木铎之心素履以往,从知识的殿堂走向泥泞的田垄;从稚嫩的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益人。
2021年,星火公益协会前往青岛市莱西市、青岛市黄岛区开展支教活动,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开展线上支教,链接二百余名服务对象。在校期间,星火公益已组织支教队员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筛选,专业的教育培训和系统的课程准备,为支教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星火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开设课程不仅包含语数英等方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更涉及安全、朗诵、手工、党史等各方面知识。前期准备之充分、课堂内容之丰富、教学队伍之庞大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星火支教老师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赞美,得到了各支教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诸多报社的积极宣传。
点墨成爱 筑梦乡村
千里烟尘书相近,异乡耕耘报国情,“传道授业解惑”是星火支教队员的职责。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心中洋溢着求知的渴望,而星火支教队员用他们坚实的臂膀担起孩子们梦想的桥梁,用他们勤劳的双手铺就乡村振兴之路。课堂上,支教老师们采取有别于传统课堂的趣味教学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图片视频和小游戏互动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名人鉴赏、文化比对等课程厚植学生文化自信,借助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树立学生安全意识。课堂之外,支教队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并每晚召开例会,不断反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课程内容。支教队员覃坤玲同学说:“孩子们求知的目光太动人,他们积极的态度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从线下到线上,从语数英政史地到手工绘画朗诵,星火支教队员如泉水不息,滋养干涸心灵;似春风细腻,润育桃李芬芳。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红色脊梁峥嵘百年,碧色山河锦绣百年,“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是星火支教队员的本色。正值中共百年华诞,星火支教队特开设“小小红军忆长征,红色基因永传承”主题课堂,为孩子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在师生心中共同播种红色的种子。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在莱西市星火支教队带领孩子参加“童心筑梦跟党走,学史力行践初心”主题活动,在参观红色基地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的百年征程;在黄岛区,从中共青岛的发展到重大会议的开展,再到十四年抗战与解放战争。支教队员们用一节节生动的课堂一点一滴展现孩子们的爱国热忱。星火支教队员于金丽同学谈到:“很自豪能向同学们讲述中国红军故事,也很荣幸能为弘扬长征精神贡献绵薄之力。这次活动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中的磅礴力量,我们的祖国定会愈发荣昌盛!” 历史的河流川流不息,红色的精神薪火相传,星火支教队员将阔步向前,也必定不忘记来时的路。
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鲜衣怒马少年时,且行且歌且从容,“水击三千里,扶摇九万里”是星火支教队员的少年意气。星火支教队员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支教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传递精神力量。星火支教队员们苦中作乐,克服蚊虫叮咬、出行不便、冷水洗澡、餐食单一、打地铺睡觉等诸多苦难;入乡随俗,与乡亲们一同跳广场舞、出演纳凉晚会、为老人过寿;支援河南,辅助当地社会公益组织的赈灾车前往河南郑州巩义站街镇难区。支教队员隋金洋说到:“单程900多公里,日夜不停往返要25小时,运达40多吨物资,一天之内我成长了太多,只有到了一线才知道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守望相助是多么重要!”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星火教师将以蓬勃朝气步入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贡献社会。
2021年莱西支教队的征程以一场文艺汇演宣告结束。一曲《少年中国说》气震山河,展现星火公益人的满腔热血;一舞《不忘初心》温婉绵长,诉说师生间的深情厚谊。
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协会的支教生活用点滴汇聚成汪洋大海,星火师生共同为梦扬帆;支教知识的火种点燃熊熊烈焰,星火师生携手让爱燎原。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