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不打招呼”成为检查新常态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26 18:06:03

 (县总工会  姚雪梅)

 

深入基层,检查督导工作,虽本是领导份内之责。可现实中,往往是“领导未到”,基层先忙活了起来,清洁大扫除、拟定考察路线、准备汇报材料等,忙得不亦乐乎;究其原因,不是基层“能掐会算”,而是早就有人打招呼。

领导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与群众,检查指导工作,本是为了解民情社意,督促基层将重大布署落到实处,是为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整体工作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于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基层远离“领导”视线,能在“领导”面前露脸,机会难得;而打“招呼”,就给了基层较充足的准备时间,让其将“光鲜”展示给“领导”;同时,也能节省“领导”时间,从而提高调研效率,深得亲睐。

“打招呼”式检查前呼后拥,看似热热闹闹,有条不紊,实则将严肃的“检查”变为了演戏、作秀,不但给基层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让基层苦不堪言,而且还助长了“投机取巧”之歪风邪气,更让检查失去了本真,让领导干部形象受损。

“打招呼式的检查”看似小事,但其危害却是不容置疑的,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怪,依然是作风病,理应让“不打招呼”的检查成为新常态。

其一,“检查打招呼”归根到底,还是作风出了问题;面对此问题,理应让作风建设不停步、歇脚,将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引导领导干部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从而端正政绩观,树立实事求是的过硬作风,以有效告别“打招呼式”检查。

其二、建章立制,为“不打招呼式检查”成为新常态提供制度保证。深入基层,检查工作,事关“领导”,打与不打招呼,都让有关部门为难;为打消顾虑,还得以“党组织”的名义,制订出相应的规则来,用“规则”为“检查不打招呼”保驾护航。

其三、对“打招呼式检查”亮剑、执纪,实行零容忍,用行动说“不”。“领导的领导”要胸怀大局,眼光长远,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畅通反馈、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对“检查中的怪象”执纪问责,让始作俑者“红脸”、“出汗”,付出应有之代价。

检查“不打招呼”,如春风拂面,众网友纷纷为之点赞,切中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真刀真枪推进事业发展,愿做法能成为新时代工作调研、检查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