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科局 宋果)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讨论”可理清思路,“调研”有助抓落实。当下,干部坐着学习、参与各种讨论已经不少,缺的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关键要常下“深水”,多抓“活鱼”,把调研成果拿出来,把改革发展抓起来。
调查研究是党的好传统,一直蔚成风气。但现在,一些地方调研搞得不好,有人打过比方:调研下不去,如同公鸡不下水,只在坡上刨食吃;调研不深入,如同鸭子浮在水面上,抓不到大鱼。还有同志说,现在是文件看不赢,开会还请人,工作忙得很。
懒于疏于调查研究,根本上是认识、方法和作风出了问题。有的认为自己水平高,高高在上,眼里瞧不起群众,是官僚主义的体现;有的习惯搞花架子,装模作样,指手画脚,是调研的形式主义;还有的对新情况、新形势不熟悉,喜欢翻“老皇历”,不听群众意见,是典型的主观经验主义。
调查研究“懒”“虚”“浮”的问题,必须从认识、方法和作风上来解决。
首先,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有深厚感情。“位卑未敢忘忧国”,受党和人民之托,就该对党和人民尽职尽责。毛泽东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共产党人的全部责任,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这种责任和感情,调查研究才有动力,才能获得深厚支撑和“向上”力量。
其次,调研方法要新老结合,与时俱进。典型调查(解剖麻雀)、全面调查、开调查会、开研讨会、蹲点试点、详尽占有材料,这些老办法不能丢;还要用好统计、问卷、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新办法。关键要深入基层,“去农村要到村到户,去工厂要到车间班组,亲自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特别要带着课题“走基层”,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调查了解反映实情,为科学决策服好务。
再者,坚持求真务实解决具体问题。调研作风要深入,不仅考察了解实情,更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有”书记谷文昌,通过防沙调研后,带领大家植树造林8.2万亩,很快长成防风固沙的茂密森林,最终获得“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拥戴。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只有坚持在基层滚出一身“泥巴味”,与群众建立真感情,共同解疑难、抓发展,才可能长才干、出成效、得信任。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