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沈师学子助力“临沭柳编”献力非遗传承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19 18:05:28

2022年7月14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柳编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依柳编梦队正式展开临沭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习宣传活动。8名进行线上学习来到了中国柳编之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在这里,队员们寻访了柳编的传承人,了解了柳编的前世今生,体验了柳编的手工艺,并在线上线下对临沭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

临沭县作为中国柳编之都,拥有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据了解,临沭柳编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沈阳师范大学依柳编梦队的队员们在队长胡书宁的带领下,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走进中国柳编艺术博物馆,在一幅幅图片与文字的讲解下,更加细致深刻的学习到了柳编在中国农耕文化下长达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就地取材,用身边的杞柳,制出结实好用的生活用品。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除了常见的生活用品,柳编工艺品也变得更加精巧好看,临沭的柳编手艺人也通过柳编增加收益。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见证了中国柳编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完善,承载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印记,青年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它、传承它、发展它。

7月12日到7月13日之间,依柳编梦队走进了临沭乡村及柳编工厂,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柳编产品制作时一系列复杂而精巧的工序,在得到厂长的允许后录制了相关的视频,同时向柳编工人们学习临沭柳编手工艺,体验柳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对柳编生产制作的实地考察及调研,对从事柳编工作的手艺人进行访谈,了解到从事柳编手工的手工艺人的人员构成。这个过程使得队员们对柳编工艺的了解更加地深入了,但在这同时队员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产品样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导致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临沭柳编未来的市场发展。其次便是临沭柳编品牌意识较为缺乏,这便使得产品附加值低,所产生的收益也相对较低。将临沭柳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中国品牌,这样才能使临沭柳编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

从博物馆中出来,队员们又来到临沭县青云镇白旄村,跟随着乡亲走进村庄,走近柳编。“这就是柳编的原材料杞柳吧!”,一名队员指着田中长着嫩叶的灌木问道。经过线上对柳编资料的查找与研究,队员们对于柳编已经有了基础的认识。但网络资料多是对柳编经济发展与现状的总结概括,而对柳编的具体制作过程缺乏详细具体讲解。在今天,队员们走进乡村,跟随着柳编手工艺人,走进田野,认识杞柳;走进农户,观看村庄中柳编手艺人进行柳编制作,并学习体验简单的柳编制作。队员们对柳编的制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柳编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文化与传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依柳编梦队的成员来自山东,辽宁,江苏三个省份,他们表示自己回去后将通过线下宣讲,线上短视频等方式来宣传临沭柳编,让更多人看到临沭柳编、了解临沭柳编。

7月14日,依柳编梦队代表胡书宁走进临沭乡村,对乡村柳编手工艺者们进行访谈,了解了乡村柳编工艺发展与传承现状。在访谈的过程中不乏有孩子拿出他们的柳编小作品给队员们观赏,队员们发现相较于工厂中千篇一律的样式来说,孩子们的作品虽然制作没有那么精细,但胜在种类样式繁多且加入了自己的构思。文化是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孩子的想象力或许正是临沭柳编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队员们在孩子口中得知他们的柳编技艺多是家中大人所教授,但临沭乡村柳编产品主要考量的是其实用性,大多时候对其美观性以及新颖性没有过多强调,所以说光靠家里人的教授孩子们是无法对柳编工艺进行一个深度学习的。这个时候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依柳编梦队的队员们提议可以在学校中开设柳编特色课程,让有兴趣的孩子可以接受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从而推动临沭柳编市场不断向上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临沭柳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人都应该为它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出一份力量,而作为国家新生力量的我们更应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虽然此次实践活动线下只有2天时间,但依柳编梦队的成员们依旧会持续关注柳编艺术的发展,持续思考讨论,用更多适应当代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让柳编及其背后所传承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可以看到柳编,了解柳编。用柳编来推动乡村振兴,用青春来浇筑中国之基,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