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萃镇 史欢)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这是自2015年《规定》试行版出台以来,时隔7年中央再次对规定进行完善,对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能上能下”,重在“能下”,也难在“能下”。《规定》明确指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长期以来,干部调整多见“上”、难见“下”,“不犯错不下”“不到年龄不下”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干部队伍中,有的热衷于当“太平官”,坐在官位上却不谋事、不干事;有的擅长“打太极”,遇到困难和问题就绕道走或是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有的奉行“不做不错”“少做少错”,能力与职位不匹配……“能下”的困局不破,势必会影响到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在人民群众中间的口碑。
敢于对“能下”动真格,才能真正为“能上”打开通道、创造环境。“能上能下”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细化“下”的情形,疏通“下”的渠道,才能让“上”的激励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事实上,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下”不来,必然挤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上”的空间,挫伤履职尽责干部的拼劲、闯劲、韧劲,既影响了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也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敢于对“能下”动真格,就是要用“真下”警醒整个干部队伍,庸懒散躺、推拖绕躲式的干部端的绝不是“铁饭碗”,坐的绝不是“铁交椅”。拿下不作为的、换上敢作为的,撤下不扛事的、推上能担当的,拉下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请上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的,把“上”的动力和“下”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浊扬清,让头脑清、眼界宽、肩膀硬、步子稳、腰板正的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劲头。
敢于对“能下”动真格,就是要让《规定》长牙、带电,避免好人主义和人情思维,用党性原则战胜个人“面子”。“能下”不是为下而下,而是要消除怠惰、激发作为,为干事创业者腾出空间、搭建平台。用好“能上能下”这根指挥棒,让机关不养“闲人”“懒人”“庸人”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常态,才能激励广大干部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实干的工作作风,在新征程上干出更大的实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