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擦亮组织建设“金字招牌”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25 17:34:25

 (三江镇  李春慧)

 

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严谨、细致、周密、周全的各种标准要求说起来能够“一箩筐”,但是组织建设不是抽象的,组工之基是由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构成,组工干部要念好“制、执、管、监”四字诀,擦亮党组织建设的“金字招牌”,须臾不可懈怠。

擦亮组织制度的“金字招牌”,做到高瞻远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组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拍脑袋决策”,必须着眼于部门长远发展,让制度在工作落实、动态发展中日臻健全。优良的组织制度体系是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基础,组织部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高点站位谋划,让制度的构建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紧跟新时代组织工作发展趋势,主动适应时代需求,抓住制度建设的关键点,确保制度能够管得住现在、跟得上发展、经得起检验。要树立全局视野。“跳出组工看组工”,破除部门视野的思维定势,以放眼全局的境界高度,将组织部门制度建设放到服务改革发展、服务经济建设中去谋划,让制度成为推动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加速引擎”。

擦亮组织执行的“金字招牌”,破解问题矛盾。“关键在于执行落实”,任何一项制度,其效用最终体现在执行上。而执行力的强弱,最终决定着执行的效果。要增强组织力,首先要注重执行力,狠抓落实。组织制度建设贵在执行,只有以严格的执行保证制度建设的实际效果,才能让制度不沦为“稻草人”“纸老虎”,推动组织部门公信度持续提高。要发挥“头雁效应”。组工干部要带头学习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把对制度的敬畏转化为自觉行动,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从而促进制度的有效执行。要营造执行氛围。抓住组织执行观念养成这个关键,让组织制度意识融入每个组工干部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抓落实和执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发展。因此,组工干部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执行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这是各级党员干部在抓组织工作执行落实及其全部工作中应该具有的根本态度。

擦亮组织管理的“金字招牌”,夯实工作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用12个字阐释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组织管理“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这就要求必须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组织管理,夯实工作基础,要求加强和健全管理网络,从严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优化党员干部“红色档案管理”,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组织管理中,要“添点辣味”,聚焦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学习不主动”“逃学厌学”等现象,将学习教育情况纳入积分管理、民主测评,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党员的纪律规矩意识。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定期对党员教育管理效果进行综合测评,以评促改,倒逼党员个人素质和组织教育管理工作实现“同步提升”,提高服务水平。

擦亮组织监督的“金字招牌”,坚持治病救人。“群众监督之网要‘织密’,‘探照灯’要‘全天候开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组织制度及工作的执行,要落实监督举措。建立与制度、执行相匹配的监督机制,将制度执行监督细化到具体工作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制度执不执行一个样”现象,真正让制度“硬”起来,成为触碰不得的“高压线”。“严是爱,宽是害”,严管就是厚爱,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强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使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同时,要从“群众口碑”中全方位、深层次、无死角监督干部,从“线上线下”全面打开群众监督的“绿色通道”,把新时代干部监督事项“最大化”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以此助力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事半功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