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舆论管理在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功能与技巧分析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2-23 10:20:49

舆论管理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功能技巧分析

公众舆论的有效控制对正确处理社会治安事故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公众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舆论监督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对公众的安全风险进行及时的辨识,并运用舆情介入的方式来解决危机,通过媒体进行积极的宣传,以确保公共关系畅通,引导公众正确表达,为公共安全和秩序社会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公众的监督,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性职能,学会运用舆论功能,发挥舆论作用,为群众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本文认为,加强舆论管理是我国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公众舆论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公安治理方面,公众舆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管理、引导都有着很强的影响。然而,公众舆论的作用是双向的,正确应用公众舆论,能够借助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引导群众朝着积极的思想发展,反之,公众意见则会对社会治安的处理造成负面的冲击,从而使社会治安事故的范围和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大,使得在处理公众治安问题时,遇到不可控的阻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正确指导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政府的正确指导,公众的意见才能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产生积极的作用,使政府的紧急处理工作更加顺畅,从而借助舆论功能,产生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化解安全危机。总之,在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理中,各级政府要善于运用公共舆论的技术与手段,为公共安全管理的职能创造有利的环境。

一、借助舆论功能,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

一旦公众的安全风险转变成了实际的突发事件,那么,有关单位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做出回应。主流传媒要勇于指导、善于疏导,适时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新闻”,把握住“舆论的主导权”。公众舆论对于今后的社会治安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公众对于社会治安风险的本质、对政府的职责、对其处理方式的赞成或不赞成,都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公众突发事件的看法很大概率和公众舆论有关,因此,危机事件早期,机关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尤为重要,能够影响事件的发展走向。

派伊在谈及该国政府所面对的政治安全威胁时,着重指出,政府必须适时发出声音。他争辩说,那些敢于质疑现有制度的反抗派可以宣称他们对于战争根源的观点,但是,在大部分的暴乱中,政府的行为和宣言比在确定民众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上更加关键。人们经常以国家的行动来衡量一个反抗者的请求是否可信。各国政府可能希望人民能够根据它掌握现实、应对威胁、把握未来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它的能力,维持它的正当性。根据派伊的观点,政府对社会矛盾的起因的初步解读,会对整件事情产生影响,能够引导公众舆论以及公民对现有事件做出判断。因此,在公众安全事件发生之初,应加强公众舆论的调控,使其引导公众的心理向正面发展。

二、做好预警工作,防止风险舆论影响治安

舆论的控制应当在预防和处理公众安全事件的所有环节中都体现出来。在公众安全事件还没有出现、社会治安风险还处在初级阶段时,公众舆论监督的首要工作是对公众的社会治安风险进行预警,以防范不良的传播,防止社会治安风险变为实际的突发事件。在社会治安风险尚未形成实质的威胁时,社会治安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往往会透露出某些隐藏的讯息,或是对社会治安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的年代,公众的心理状态和危险因素的传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各级政府的紧急事件处理机关、宣传机关,要建立具有较高判断性和敏锐的专家队伍,建立分布广泛、布局合理、反应灵敏的舆论风险监控组织;“利用快捷方便的手段和手段,以科学的方式,全面搜集各种涉稳信息,及时对潜藏的风险舆论进行排查、控制,使不良舆论扼杀在摇篮之中。

有关部门通过对公众舆情的监测、控制,可以提高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预测能力,并对公众的有关信息进行追踪、分析,并在公众安全事件出现前,抓住社会公众存在的潜在危险。公众的安全风险在初期被人们所察觉,需要舆论监督部门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学习。对于有潜在的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采取舆论介入,积极的新闻报导和舆论导向。对于某些消极的舆论导向,不可推诿,要把握时机,及时介入和指导舆论的发展,阻止民众产生错误思想,导致危险的发生。

很多治安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在社会上长期累积的社会冲突,在公众的意见中出现零星的反应,再在特定的时刻传播,引发公众的恐慌。在公众的推动下,社会的冲突不断加剧,社会治安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真实的社会危机。在社会冲突已在民意层面得到反应时,公众舆论监督机构的一个重大职责就是要在公众的意见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其演变为社会舆论的危机,避免社会冲突、社会治安隐患的发生。预警工作的进行可以最大程度防止不利舆论的发酵。

三、借助媒体功能,主动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公众安全问题不断增多的今天,在政府全面进入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公众的舆论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公众舆论监督必须时时跟进,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情绪和态度,为政府部门制订恰当的信息交流战略,为社会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个时候,民意的风向会影响到民众的情绪,会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和持续的下降产生直接的关系。在处理公众安全的紧要关头,新闻媒介的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媒介具有可信度,才能够获得大众信赖,将危险事件的真相传递到大众,并能将主要的应对对策及时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建立起一个民意氛围来拥护这个国家,并获得人民的实际行动。没有了新闻媒介的可信度,即便是新闻媒介对其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也难以在公众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舆论氛围。因此,在日常的公共舆论监督工作中,要做到客观、公平,既要争取人民的信赖,获得公众的信赖,还要有恰当的引导,才能在紧要关头对舆论进行准确的导向,协助各机关处理公众治安事故。

在处理公共安全时间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关注如何树立正面形象,重塑政府的公信力。舆论监督部门应充分发挥媒介的舆论引导义务,发挥媒介的传播功能,使得公众与事件可以顺畅地进行交流。媒介的传播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措施,使公众能够理解其所采取的措施。同时,公众对政府的合法要求、对政府采取的控制风险的意见,也会透过民意途径反映到有关部门,促进政府单位做出正确的政策决定,防止问题发生。这样的民意交流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政府与人民的互动,增强了双方的互信,避免了因为沟通不顺畅而导致的错误判断。即便是在危急关头,也要借助媒体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政府通过媒介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有助于社会治安问题的处理。在有必要的时候,政府要透过传媒与公众进行交流,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听取民意,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并将双方的谈话经由媒介进行广泛宣传,以安定人心,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治安问题的社会环境。如果面对公众突发事件,人们产生了焦虑、恐慌,使得社会安全问题更加严重,加大政府应对程度,这时候,舆论监督机构应引导传媒进行舆论引导,以有目标的报导与评述,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剖析,帮助人们战胜负面的情绪。引导公众加强自己的理性判别,提高自信心,提高公众的认知,缓解紧张情绪。

公众治安事故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展,在事态的紧急状况下,政府可以依照法定权限,通过紧急情况发布紧急情况,对信息传送通道实施临时控制,防止不良消息的扩散;要清除消极的源头,保证积极的消息能够顺畅地传递,让机关对处理突发情况采取的应对举措能够获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同。

四、正面看待民众情绪,并加以疏导

在公众安全事故顺利解决后,公众舆论监督部门要承担起引导公众情绪、推动新闻媒体与政府协调的责任。新闻报道要理性、客观、有人道、有人文情怀,要兼顾大众的心理与情感,切勿刻意去博取关注。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一些新闻可以引起大众的关注,但是,新闻媒介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义务,例如自觉地放弃一些易造成新损伤、加剧社会冲突的报导,以利于处理好政府的后续工作。新闻媒介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电视、新闻等形式,安抚群众的情绪,防止群众的恐慌扩散,这将为今后的处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精神基础。传媒要记住,不能过分渲染社会的创伤与冲突,造成团体之间的仇恨,造成社区分裂,造成新的治安隐患。而是要透过报导,向市民传达有关当局处理善后事宜的讯息,以协助市民树立对社会秩序的信心。

舆论监督也要从公众的立场出发,推动政府处理的公开透明。在社会治安事故的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些冲突的加剧的原因是由于政府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传媒应对当局之事后追究责任,并向公众通报。在通报之中,要着重强调证据性,以事实证据为依靠,详实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委,以求做到全面的公开透明。这样的监管不但不会对处理工作造成负面效应,还可以促进政府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重建信用,形成事件处理更加积极的大众看法。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公众的利益可能回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在公众的安全隐患被遏制以后,有关部门可以适当给予相应的赔偿和抚慰,疏导公众情绪。同时,新闻媒介也要将公众对于处理问题的看法和诉求,向政府部门反映,并提出处理工作中的错误与缺陷,并促使其完善工作。为了让传递民众意见——政府吸取意见进行改进——民众看见改进结果,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流畅,也可以着重推广政府自行开发的政务意见反馈渠道,并安排专员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管,做到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对待民众事事有回应,履行政府职责。

随着网络舆论功能的发达,政府部门面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时,需要做好舆论管理工作,可通过积极借助媒体工具正面引导舆论走向,引导大众对事件发生形成积极的态度,防止因为负面舆论过多,对事件造成不可控制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秩序。此外,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疏导公众情绪,为事件的好转提供环境条件。只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才能够受到民众的支持,使得问题顺利解决。(作者:万甜,江西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