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以新余学院为例
新文科指的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进行文理交叉、各专业课程重组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在文学、哲学、语言学等领域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新文科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扩展知识的途径,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市场人才需求作出的学科新建设,包括新思维、新理念、新路径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下学习跨学科知识。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高校英语专业建设需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注重文化内涵发展,需紧密贴合新文科中的“新”这一特征,并全面贯穿到人才培养和课堂模式构建的一系列环节中,从而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高的优秀人才。
“新文科建设”提出于2020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文件,其中一项全面推进四新建设举措中详细阐释了“新文科建设”内涵和意义,表示新时代社会发展中人才的培养需注重专业知识与素质共同培育,“新文科”的出现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但它的存在也意味着中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和社会脱轨、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不符。虽然英语专业有着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固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背景下,我们要试着探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出路,打破固化思维和学科障碍,重新对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位,始终将创新作为人才教育的指向,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教学改革。
1新文科内涵解析
“新文科”是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以传统文科专业为基础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新型教育概念,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正念技术、跨文化和多样化技能,是针对学校文科教育进行的技术性革新,但是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在美国文科的专业水平和品质上并未占先。而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基于“四新”学科政策(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和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有机构成,2020年提出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明确表示中国建设新文科,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够达到世界水平的文科人才。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和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新文科建设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伟大民族复兴愿望,既要遵循技术、知识和教育逻辑,也要遵循历史和价值逻辑,并以政策为依据。所以在进行新文科建设探讨时,请勿将希拉姆学院的新文科建设和中国新文科建设相混淆。
2应试教育下英语专业发展问题
2.1存在供需不对等问题
高等教育学院培养人才,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专业的从业者,就英语专业来说,旨在为需要从事翻译、对外社交的行业输送对口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递进,“英语热”成为中国的近几年的现实状况,除了大多高校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以外,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但不论是地方民办院校还是公立学院,在英语专业的建设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趋势,出现了一系列盲目跟随一流英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忽略了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学生的特点,导致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并不符合问题,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从办学资金还是教学设施情况来看,地方及高校无法与一流高校相比较,因为他们面对的教学对象不一样,一流高校的学生有着扎实的文化基础,而地方各级院校相对来说文化水平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如若地方院校忽略了这些情况的重要性,将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制约作用。
2.2出现严重的偏科情况
随着“英语热”的持续升温,在近两年英语专业突然出现了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的趋势,面对这一情景,竟出现了一些省份将英语专业划分为本科预警专业。难道是因为市场部需要英语专业人才吗?答案并非如此,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用人单位经常抱怨招不到人才。这是否十分矛盾。其实不然,虽然许多高校确实让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了,但是他们的工作能力或者在英语的应用和表达方面都与企业所需的人才能力不相符,这就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但是企业却招不到人才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受到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将人才的培养以“应试”为主,在此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只会“哑巴英语”,也就是只会在试卷上做题,而要想他们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比较难,因为学校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与此同时,社会英语专业毕业生还存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单一,并不了解就业行业其他知识。这就需要进行人才招聘时的二次培训。“外语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教育,需要注重外语表现在情感陶冶和心智训练方面的价值”。“应用外语技能是英语专业的基本知识,但不是最终目的,英语专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使用外语,去了解外语承载下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政治、文学、思想等”也就是说英语只不过是一种语言工具。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既要做到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做到人文知识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路径
3.1学校层面的创新发展
高校作为英语专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主体,其培养的学生就业时需向对应的社会单位提供服务。所以高校英语专业的创新发展,要着眼于市场,特别要根据当地的社会发展、经济情况,掌握英语人才的市场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新文科建设,不是建立一个崭新的人文科学,而是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以满足新时期需要的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把培养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作为基本的工作。”基于当前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形势下,高校须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促进产教融合教学效率,统筹本地的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当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可邀请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研讨,并认真聆听有关企业对高校英语专业培训的规范和需求,并将其融入到培训计划中。校企双方应就企业的发展、人才的培育问题达成一致,制定相应的人才培训计划,并携手共进,实现产、学、研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程度上缩短高校培训与企业招聘需求的距离,防止供求失衡。同时,地方院校要立足地方、面向世界,走出“地域思维”,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院校发展理念,形成扎根地方经济发展、扎根中国大地、扎根院校特色办学教育的模式。把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模式,运用到当代新文科建设中,构建书院集成模式,从而培养为地方、国家所用的优秀英语专业从业者。
3.2专业层面的创新发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两个大的方向落手,一是文化知识,二是英语的应用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也强调高校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要让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也要学生能够在教育、文化、外事、科技、经贸、军事等领域从事管理教学研究或翻译的工作。在中国经济的不断提高下,中国市场不再需要纯语言专业的学生,而需要的是既具备语言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对行业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工作者,既要会专业的英语翻译技能,也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这是现代行业最青睐的面试者。所以高校进行英语专业发展,必须要转变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思路,将学生培养为复合型的人,增加学生就业渠道、拓宽就业口径,能够有效满足人才培养上的市场需求。“传统文科的特点在于专业划分清晰,十分重视专业技能培育”,传统文科最大的缺点在于专业与专业之间毫无挂钩,给人一种“你学你的,我学我的”相互隔离的感觉,这是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新文科建设为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举措、新思路、新理念,“新文科”更加强调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进行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突破传统的固定思维,在英语各环节教学中渗透行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目前存在许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文科育人观念的影响,在进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因此,此类院校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偏科”,甚至使得学生出现了明确的偏科思维,比如“我的专业是英语,那并不是我该学的内容。”基于此,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高校第一步需要做的是解放教育思想,从一定程度上看,“新文科建设”是一种新的文化革新,需要教育者打开思维,摒弃旧的观念,跟上时代脚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研究“专业+其他行业”的教育模式,比如英语+学前教育,英语+法律,英语+旅游等。各高校也要积极探讨自身办学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办学标准,学生在选择就读学院时可以有详细的参考和就业的规划,防止不擅长英语专业的学生走进以英语专业为优势的学院。对于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建设,高效课堂,通过通识教育家专业基础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系构建,比如开设中外文化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其他与行业相关的课程,进而将学生培养为行业全能型的人才。
3.3课堂层面的创新发展
从本质上看,“新文科”建设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革新,是一场面临了学生与教学的革新。当前大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00后,他们生长于互联网环境,在生活方式、思想方面有极大的“便捷意识”,他们在获取知识方面有自己的途径,比如学习软件、学习平台等,只要连上网络有一部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吸收想要学习的知识。所以教育者应主动在课堂上融入多媒体功能或联网数据等教学手段,从而组织现代化的教学,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顺应时代发展,更好的进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成为行业需求的目标人群,高校英语专业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书院教育模式的优势,在师资方面遵守“走出去”、“请进来”两个原则。“走出去”指的是高校内部的教师走出学院进入企业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知识储备或能力结构如何,并作出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研究。“请进来”就是将企业的高质量员工请进学院,以开展讲座等活动的方式向高校讲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培养大学生的核心技能。同时也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如“ OBE”模式理念,帮助高校从本质上转变师生主体位置错位的局面。教师须明确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注意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充当“脚手架”角色,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的创新发展始终结合着互联网、融媒体技术,故而,高校需加强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新平台,新模式,新手段”的能力,从而打开英语教学新格局。在实践能力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书院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书院平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地方文化、助推地方经济走出去的能力。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是发展人文学科内涵的新举措、新路径、新理念,并未否定传统文科的建设。所以,基于“新文科”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发展需注重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注重培养全能型的人才。因此,在学校层面应转变育人理念,构建现代书院教育模式,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断丰富英语学习者文化底蕴,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服务社会能力;从专业层面应该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打通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从课堂层面应该融入新科技、新媒体、新理念,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课堂创新为载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切实落实“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路径创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专业、课堂,把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书院文化传承的新型文科人才双循环共生培养模式的研究(21YB2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贺一舟,新余学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