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场监管局 李文江)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农村青年大量外流、入党意愿不强、入党困难等问题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和战斗力减弱的问题。要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就必须着力破解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难点堵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讲好“青言青语”,增强农村青年入党的思想意愿。利用走村入户、群众会议等机会,用农村青年想听、爱听、听得懂的宣讲方式和宣讲语言,结合村容村貌变迁、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等肉眼可见的发展变化,结合身边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有“土味”地把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讲出来,把党带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宣讲出来。关心关注、热情回应农村青年需求,努力跟青年做朋友,与青年打成一片,激发农村青年内心深处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认同感、对组织的政治认同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引导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对农村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辟“绿色通道”,破解农村青年入党的程序瓶颈。用好青年人才党支部,建立青年人才库,积极发现优秀“苗子”,把想入党而难入党的优秀青年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发挥驻村工作队员、挂村领导作用,定期与青年人才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强化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将思想成熟的青年人才及时发展成党员,让农村青年人才入党“有渠道”。针对农村青年居家时间少、务工地点流动性大、接受组织培养教育难度大等瓶颈制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选派部分村干部、骨干党员带领群众外出务工,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在生产生活中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在外出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党支部,着力建强“流动堡垒”,探索依托流动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制度机制,开展对外出务工青年的考察培养、教育联系、服务管理等“五个阶段、二十五个步骤”流程。探索“互联网+”模式,广泛开辟网上夜校、QQ群、微信群等线上教育阵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方便外出务工青年随时随地参加党组织的培养教育。
搭建“履职平台”,畅通农村青年入党的成长空间。健全完善对党员的帮扶、支持、激励机制,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关心党员个人事业,针对带富能力、创业能力强的党员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并纳入后备村干部进行培养。优化党内激励,落实农村党员应有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知情权等,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农村党员进行表彰,推荐为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同时也要关心农村党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在其面临思想滑坡时及时拉回,在其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帮扶,及时慰问生活困难、身体病弱的农村党员,同等条件下优先给生活困难的党员安排公益性岗位,必要时帮助申请资金或组织党员集体捐款帮扶,以增强党员身份的吸引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