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好自主育才之路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30 02:43:57

 县司法局 乔月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重视人才自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构筑人才强国的坚实堡垒。

优化专业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让人才茁壮成长。当下,产业更迭速度加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各地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如杭州的电商、深圳的机器人、长沙的新材料、上海的生物医药等。人才培养须充分契合区域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人才结构布局,通过构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机制,强化人才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实现人才、产业、企业多赢。着眼全局和长远,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产业演进趋势,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定向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人才。强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整体性,健全人才培养资助平台和配套资金的长期稳定扶持机制,调动培养单位积极性,激发人才成长动力。

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交流平台,让人才尽情施展。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搭好成长和展现的舞台,确保精铁炼成钢、好木做成梁。推进产教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产业、学科和技术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激励引导,汇聚各类资源,形成教育界、产业界和学术界合力,为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评估和专业化指导。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让优秀人才有机会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学习掌握尖端技术。推动校企合作,对现有科研中心、创业园等科创平台进行整合,拓宽专业知识运用渠道,强化应用实践能力养成。举办国际化专业技能大赛,营造争学技术、比拼技能的氛围,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推动资源互通,完善考核机制,让人才活力迸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才培养不能关起门来各自为战,而应敞开大门协同发展。区域间应打通关口,推进人才“对等互认”,最大限度为人才提供双向流动机会。对于出师的“才”和育才的“师”舍得“分享”,发挥结对共建机制的作用,形成“人才互补、资源互利”的开放格局。搭建人才交流、成果共享平台,互相借鉴优势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互相探讨薄弱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合作共赢。完善考核制度,把人才培养成果纳入绩效评定和职称评审,鼓励更多“导师”发挥传帮带作用,自觉以育人为己任,充分激发人才培养活力,让人才成长冲劲十足,让“导师”育人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