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荣县的长山铺 上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09 09:37:00

           荣县的长山铺 上

                                                           程永良 黎玉彬 长山初中教师

    荣县长山,历史积淀下来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的地理名称。长山,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眷念共同的记忆,承载众多的价值追求。长山铺,古代在长山设的驿铺。

一、铺驿的起源。

我国有三千年多年的铺驿历史,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一—唐——宋——元的发展,到清朝走向极盛之后衰落,被近代邮政所取代。古代的铺相似现在的快递站,驿夫类似快递小哥,是国家编制,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匹。

 

 

以上四图来自网络

二、长山铺

有长山铺吗?

只有来牟铺、竹园铺还有铁厂铺,哪来的长山铺?

问到的人几乎毫不质疑,异口同声地回答!

曾在长山镇政府宣传栏中看到长山铺,被称为“乐自驿站”。从地方文化学者作协钟学惠主席的赠书乾隆版《荣县志》找到长山铺(废)!及王林老师赠的清翰林学士赵熙诗《1908年 长山桥》:古驿以桥著,乱石当门店。秋痕凝白露,诗趣妙黄昏。及《1919年 长山桥》:小驿以桥著,思家今夜情。疏松碧崖口,明日旭阳城。诗中两次提到“古驿”。说明长山铺是可能存在的。在县政协文史余仕清主任鼓励下,最近圈定了踏紫山铺和来牟铺的遗址后,着手寻找长山铺的遗址。

首先想到的第一个地址,在白马坵和白马桥(民国版《荣县志》有记载)附近的长山公路养护段。后考究得知,1973年从原三中队到蓼叶沟之间的三觉祠搬来前的长山道班,是一块大土,也没有留下任何房屋建筑的瓦烁遗迹,不像!又通过近二十来年对越溪河水文特征的分析,那里地势较低,洪水天易淹。1973年的大旱,长山盐矿需要大量用水,在越溪中段河的滩坎山修建提水闸,才将离长山十余里的正江桥那里横亘在“跳尸河”中的大石头炸毁。所以地处滩坎山上段的长山蔡家坝一带更易遭水灾。这就彻底排除长山道班做为长山铺所在的可能性。

其次,下一个地点考虑的是了靠近长山吊楼子(讹为吊炉子)、横街子一带。这里是宋代麻柳场的主要集市区,特点是地形不平,是个斜坡,而且没有水源,很快又排除。

第三,移下一个目标:长山粮站,突然心里一震,地势高,呈“凸”字形,地形平坦,且占地面积约50亩,这里是一个绝好的建房造屋的所在。能够每天供给马匹大量的水源呢?也有!世居长山的张定文回忆:长山粮站内有三口大且深的水井,而且进门下方的岩石下,有口古井。离大门约三十米的斜坡(印刷厂)还有一口大且深的古井(已填)。周边至少有五口供人畜饮的古井。划画重点是粮站旁边有个大冲田可蓄水,现建有赵家堰。空闲时打听、访问、看到,信息越来越多,兴奋、激动。一天夜里失眠了,突然回忆起一件沉积52年前的往事。时年我仅5岁,在离长山街上二十余里的老家,打着双赤脚,在四块石煤厂的马路上慢悠悠的走着,去生产队的保管室大坝子找人玩,突然被人叫住,回头一看,认识他,叫邹宗良。曾参加过朝鲜战争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返乡的抗美援朝老兵,担任过八行大队的民兵连长。“我看你长得清秀、文静,今后多读点书哈!去帮忙查一查一件我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一件事情”。“在今天的长山粮站,古时候修有许多高大的房子,屋内许多马糟,栓马桩,养有大量的马匹,大概是五六十匹高头大马。不知是何道理?有时马匹还会牵这里,那里的,或多或少地增减。到了冬季节,到处托人买草,甚至从荣县那边挑来了大量的麸皮、胡豆壳、米皮糠等马料。有许多人锄草、挑水、养马的。更奇怪还有专门医马的兽医。马料储存的房屋就有好几间。每天吃饭的人都有三四桌。我希望你记下来,今后多读点书,去看看能不能够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记得他说完后,很慈祥、和蔼地望着我。当时:年幼无知的我,对如此大的问题,不知所措的望着他。不吭声、不出气、望着一竹林从底到上端至天空,低着头默默地走了。边走边犯嘀咕:咋会找上我呢?不理解这种托付、信任和期待。古人缺文化和信息的来源,迫于生计,提出这样问题,非常正常。现在想来,他提供了三点信息:长山粮站当时养有大量马匹。其次,马匹增减由于周边各铺运输量多寡需要而调整的。故,工作量大吃饭的人多,尤其是有大量马匹才可能配有马医。当然这种口口相传不能作为长山铺存在的充分理由,但可以长山铺的存在提供参考依据。长山驿铺大量的马匹,从荣县、犍为、井研县三个县城补给马匹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县城距离较远,要具备时刻更换、体力好、数量大的马匹。隔几天,还电话告知他远在黑龙江省工作的儿子:你父亲的遗愿,今天完成了!

今年八月,县地方志办的李主任发来的称誉为荣县史志“孤本、祖本”的《荣县志》康熙版,下图以地方史志证实了长山铺的存在!

长山铺存在的时间至少向前推到宋朝的麻柳场,在麻柳场设铺。下止于清朝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存在了六百来年的时间!长山,不仅仅设有铺递,而且是长山驿站。

驿地位高于铺,长山驿站职责负责接待上宾,转运物资及兵站。人们习俗上仍称为铺。荣县60华里的长山铺被称为“乐自驿站”。“驿”除传递通信外,还要负责接送途经的官员和运送官物。长山驿“安置槽枥、锅口、草料等。将驿站原派之马,均匀分拨。只限紧差到来,在驿站换马不换夫,换后即行,不准耽延片”。长山驿站最高长官叫驿长,除日常职责外,必须强化每年驿马的死损肥瘠,经费支出等帐目明细表的呈报。身份低下驿卒是最重要的邮递人员,日日夜夜身背公文袋奔跑在驿道上。在长山铺的吊楼(讹为炉)子的禹王宫下方曾有石碑刻着“上走嘉定府,下走自流井”。荣县,长山一带在明清时期五百百多年隶属四川省的嘉定府(州)管辖。“上里清流乡”,是上年纪的人深刻的印记。注:清雍正时,诺大的荣县行政区只有四乡。

驿丞是州县主管驿站的官吏。清朝各省各设一人:按察使司(使)管理资明清两朝在兵部设车架清吏司,掌管全国邮政及马政。车架清吏司下设驿传科、脚力科、马政科、马档房、递送科等机构。驿站驿长和驿卒(铺兵)等在各朝在法律中都有明文规定的职责,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规定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打八十。唐朝还规定,凡文书在途中耽误行期,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耽误是重要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如因文书耽误而导致死罪的也有。

解放初只有两条街吊楼子、横街子的长山桥,现已有20多条街,再加上一个新长山:人和新区。长山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

市文联邓科主席与作者在长山

涌斯茫水正汤汤,来认前贤古夜郎。

山色依然人已去,遗诗三十馈诗乡。

——作协半间堂主人诗

右一:李志英,右二:曾宪元1990年全国优秀检察官官:右三:曾宪生,俩兄弟青杆铺店主;右四:曹开荣(五通公社党委书记、双古区长、长山区委副书记及作者)2020年夏在长山桥

长山铺大体分为设施简单的驿舍和马廐两部分组成。裁撤后,养马机构被打水店、广教铺和竹园铺等所取代。之后在其遗迹上建文昌宫(遗迹在今办公室后三米)及书院、学堂、粮站等。(长山公社蔡吉高书记,长山初中朱仕强、廖德权提供帮助)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长山桥”。

长山桥既是桥名又是地名。

官山上建东岳庙,文昌宫位于今粮站,川主庙遗迹在长小,旁有万寿宫,天后宫位于原长山公社。

与长山铺相关联的铺递,往东有啸天龙铺、青杆铺、筠山铺、筠山桥铺、铁厂铺、白石铺至荣县;长山铺往西有踏紫山铺、来牟铺、竹园铺、石牛铺等;长山往西南有石笋铺、广教铺等。

三.荣县城西至长山,后往乐山(嘉定府)、雅安等地在清朝及之前不同时期设立的铺驿,按地理方位顺序介绍尘封已久的驿铺往事。

荣县东、南、西、北城门和绍熙门

长山镇的铺和长山铺:

1、白石铺。

荣县城径直往西经程家桥、漏泽园、大堰塘、五里灯(与溴水河分道)、银锭桥有十五华里至白石铺。这一带有呈色的大量石灰石得名,是沧海桑田的真实写照。白石铺在铁厂镇境内,建有水库叫白石铺水库。白石铺向北通清白、双古等,向南通度佳,新桥,宜宾等地。白石铺是古道上的军事、行政官员途中休息、驿夫换马的场所。相当于后来的招待所。白石建有铺站、牌坊、庙等。

驿夫是驿铺的差役通称。有马夫、驿夫、兽医、驿皂、杠抬夫或驿船水手。待遇每日给工食银二三至七八分不等,年约七两二钱计算。铺递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上下级的符牒、奏章谢表等公文书信,报告紧急军情,官员赴任等

铁厂铺。白石铺往西,下深深的白石沟,过沙溪河,爬坡翻过干塘坳。此地铁矿冶铁设厂,叫铁厂,设铺,叫铁厂铺。据铁厂铺社区书记林传旭、李淑芳、郝述良讲述和考证,驿馆位于今铁厂镇政府附近,隔离驿道十五米的马舍位于原猪市坝,遗迹宽十二米,长十八米。以前有大黄桷树。铁厂产铁矿铸铁:据《汉书.地理志》载:……南安,有铁官,盐官。《嘉定府志》:“铁山产铁,诸葛武侯取铸兵器”。考证这一带冶铁历史起源西汉,至今有两千多年。

铁厂铺,在这条川南重要的的交通要道上,官员往来络绎不绝,住宿也很方便。一大早就鸡鸣马嘶、挑煤拉铁、早起赶路的……铺递与冶铁热闹繁华堪比县城。

上图是2022年7月四川大学考古研究所会同省市县相关机构联合开展“铁炉嘴遗迹勘探调查”。

铺递还承担迎来送往的接待功能。“凡给马者:八、九品一匹,六、七二马,四、五二马……”按投宿者的身份和官品安排交通工具及安排相应的房屋、提供差距的食物。

现存的筠山桥

3.筠山桥:铁厂铺西行几华里有座古老的石梁桥,因在筠山下故筠山桥,桥旁设铺,叫筠山桥铺

据光绪《清会典》卷51载:驿站开销费用有工料银、牛马价、廪粮、租赁驿舍费、雇价、修理费、药饵费、什支银等等。经费来源在州县征地税银自行留支或地丁银内扣支。驿站经费在清朝的财政支出中占很大比重,节省开支纾减驿困亦是驿站变更重要原因之一 。

4.筠山铺,位于铁厂镇境内。人、马、牛等,走过筠山桥,翻越10余里的长板坡,到筠山山巅平缓地带,因此山叫筠山,设铺得名筠山铺(堡)。有著名的道教的道观,亦称三台寺。建乡(三台乡)、村(三台村)有集市,旅店,学校,每年春节放天灯,庙会热闹非凡。现村委会迁至在吊脚楼。

古老的筠山铺及天井

2021年11月在筠山铺古道三台村委会,协助作协钟学惠主席调查寻找,70年前抗美援朝牺牲的张占奎烈士的女儿陈川容(流散在嘉阳煤矿)及亲人。

5.青杆铺。今长山镇青龙村境内。青杆铺东过小河龙马桥,川电房,三板石,石鼓石、雷鸣泉,打水店,东接筠山铺。青杆铺,不同版本的荣县志中对“杆”字有“冈”、“岗”、“㭎”、“扛”和“杆”等五种写法。因此地每年春节放灯扬名,又名灯杆铺。周边四里八乡来的人集中地,著名的的庙会场所。古铺多庙宇,青杆铺方园东西长不超过两千平方米竞有庙宇三处,香灯最旺的是祭祠猪王、牛王菩萨及三国时刘关张五大将的庙。灯杆铺进出口都有定时开或关闭的关闸。清朝曾设青杆堡,是袍哥的一个码头。辖区东下打水店,西至斜石板,北接花龙沟,南连五通坝。历史悠久的古铺可以上溯西汉两千多年的古道的古铺。以前刘荣华、王世泽、曾智甫等三家开三四十间房屋的客栈,卖帽儿头饭,是出名的的幺店子。灯杆铺是个“十”字路口:南接曾武山、正江桥、留佳、正紫、宜宾,北连平顶寺(花龙沟)、九棚山、谭化寺、滴米寺和天堂寺等,也是个交通要冲。现长山镇青龙村得名于“青杆铺”和“啸天龙”,各取一字“青龙”村!由此前的小大队、青岗大队和雷独(雷鸣泉和独石山各取一字)大队合并。(资料提供:但怀德、廖宗祥,廖英才、刘宣)

明初建递运所,驿、递、铺相对独立,明朝万历宰相张居正提出限制官的驰驿特权等六项特权的改革。到了清朝,由驿、站、塘、台、所、铺六种形式构成。全国各省腹地地厅县,皆设铺司。

地名典故:《打水店的传说》,创作:王林、程永良。

打水店前走一走,白水何时变成酒?打水店位于铁厂镇三台村,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这里有个幺店子,母子二人在此开店。他们心地善良,待人和气,而且是对走南闯北的客人甚至身上没钱的人:“赊帐”,提供濂价住宿,生意甚是热闹。但,他们却从十里之外的长山桥、杜家井或铁厂铺购进日用品、土酒卖给客人。每天起早熬夜,忙前顾后,甚是辛苦。尤其是母子俩救济“无钱”的人善良之举感动了神仙。有一天晚上,神仙给母亲托了个梦:“你在房子背后打井,井里的水可以当酒卖。”母亲将信将疑,叫儿子在神仙指点的地方打井。果不其然,美梦成真!生意更加兴隆,财源滚滚,一家人就此发达。儿子娶妻生子,还修了很宽的房屋,有旅店、马棚等。吃帽儿头饭的、买东西的、住店喝茶的,热闹非凡……一晃十来年过去了,这天来了一个乞丐,围绕房子转了两圈,然后坐下来要份花生米下酒。呷一口酒,顿时:香气悠久、喷绵甜劲浓郁,入喉清爽甘醇,好酒!吃边问店主:“你家的酒是从哪里来的呀?”店主说:“本店管吃饱,甭管我的酒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只管喝酒吃饭便是!”乞丐又问:“酿酒用过的酒糟呢?没有喂猪到哪里去了?”店主说:“没酒糟”,之后不作声了。乞丐吃饱喝足之后,随手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当酒喝,还说无猪糟。”题毕,乞丐一下子就不见了,原来是神仙下凡。打酒店从此打不酒来了。打酒店变成了打水店。(范京禄、游世成、王学历讲述)

啸天龙铺。从青杆铺沿山路古道,倒马坎(明朝御史宋洵墓)至山顶。这里坡陡路急、地势高峻、山峦险恶,为荣县第一“隘口”。清朝在啸天龙山设铺派塘兵两名值守。有练兵操场,一座嘹望楼(亦称哨天龙)。留下三处烟墩:烽火台遗址,啸天龙的烽火台与筠山铺的烽火台遥相呼应报警荣州、县。根据两处烽火台遗址,从距离、地势、可能出现的军情等来分析,踏紫山和石笋山仍存烽火台。“荣州西上有雄关,天寒携酒上龙山”。

2021年10月王林摄于啸天龙

右一:文馆所主任曾德;右二:前作协主席余仕清;

右三:作者;右四:现作协主席钟学惠考查青杆铺、啸天龙、长山等。

历史文化的积淀,穿越时空对话

交通要道或险峻之处设的铺,形状如方形堡,四角插有黑旗作为标志,甚至有通行的前、后闸门。实行军事管理,非常严密。 1644年清顺治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将驿站分为驿、站、铺三类。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专门组织;铺是由地方厅、州、县政府管辖的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的组织; 凡州县往来的公文,均由铺递传送。驿站使用的凭证是 “勘合”和“火牌” 。凡需要向释站要车、马、人夫运送的公文和物品都要有“邮符”,官府使用时要凭“合”兵都使用时要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严格的规定。

(资料提供:胡之本、但木林、宋熙成

7.长山铺:啸天龙铺,沿山西下,兵坟田,游草塘,对碓岩,斜石板,沈家湾,白马桥,白马坵,到长山铺

或者另一条路:青杆铺翻越啸天龙龙头,下山,经斑竹林湾,金家垇,尿缸儿坡,盐井沟,汪东坝(讹为弯刀),过大河(转拐沱)至汪家场(两华里到麻柳场)。向北两条路上成都。这条路是九百年前的元朝的官道。后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