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所承袭前人创造的一切文化及文化产物,是具有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杰作,按照表现形态可划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毁之不可再生,摧之不可再成。全世界历史悠久、范围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只有四种,然而,这些文化的荟萃之处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因此,本次社会实践,小组成员选择了将新疆地区的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调研新疆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情况。
古代新疆处于中亚腹地,丝绸之路的中段,汇集了古代中原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代希腊文化、古代波斯文化、古代美索布达米亚文化、罗马文化等,而且拥有独特又多样的地理风貌,从而使新疆成为一块集多元民族文化遗产、多样自然生态资源的宝地。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其珍贵。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元素多元。新疆位于丝绸之路核心地段, 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团队成员与文遗景区负责人合影
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视角认识新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探讨适宜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于新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文化遗产地是新疆现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均是新疆热点旅游地。
尽管关于新疆文化遗产及旅游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龟兹石窟、坎儿井等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及社区参与等方面,但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文物保护或旅游的研究视角,鲜有从“世界遗产”的国际视角去认识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有鉴于此,本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选择新疆作为考察地点,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并提出建议。
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调研
本次实践,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前进方向与行动纲领为旗帜,旨在利用寒假探访新疆地区发展情况,立足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角度开展新疆地区社会实践调查。同时积极建议,通过文化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所长,聚焦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主战场,为家乡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研学资源代言,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发现新疆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已形成了一套特色模式,即政府保护与文旅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基于此,本团队打造新疆文旅研学平台,推出定制方案,提高出行效率,在旅行中获得知识,传承文化;结合新疆特色,打造精美文创产品,带动新疆旅游;利用大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心仪合适路线,提供全新体验感的新型旅游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群体,打造“云旅游—线下向导”相结合模式,平台帮助当地进行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