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两镇 何洪志)
春节期间是检验一个地方或单位为民服务的重要节点,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相关单位迎来群众办事小高潮,但“办事难、难办事、事难办”的作风顽疾在一些地方依然屡禁不止、纠而复生。更应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干部打着所谓“原则”的旗子,搬出“条条框框”,“有理有据”地把办事群众拒之门外,“堂而皇之”地躺平、不作为。
“不是不办,是规定难办”,一句简单的推辞就将群众搪塞门外,在服务态度上不是一眼可见的“脸难看”,在办事程序上表现出的是对照要求的“严把关”,用有章有法的说辞让办事群众只能认栽。坚持原则本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也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真正的讲原则是秉持公心,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决不退让,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同志却把所谓“原则”作为不洗碗就不破碗的“护身符”,把所谓“规定”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挡箭牌”,这不仅与真正的讲原则背道而驰,更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相吻合。
一些干部讲所谓的“原则”而让群众办不成事,实质是“事难办”的一种隐形变异新问题、新现象,看似“讲原则、守分寸”,实则不担当、不作为。这种问题在各地并非个例,一般情况不会引发群众显而易见的反感,但若不引起高度重视,任由发展,所谓讲“原则”的办不成就会演变“人情办”“关系办”,在“想办就办”的任性中把“公权”变成“私权”,让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演变成违规违纪的大问题。
“只为不办找理由,不为办成找依据”这是所谓“原则”的突出表现,深层次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当前的一些政策设定尚不完善、不全面、不规范,致使有的业务出现了“可办不可办”的尴尬。主观上,折射出一些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在全心全意上打折扣,办事未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立场出发,在“可办不可办”上随心所欲;有的干部缺乏担当意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良心态作祟,奉行明哲保身,不愿担当、不敢作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一以贯之发扬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以再出发的势头强作风、严管理、提质量,聚焦群众和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破解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用一流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负面典型的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为民服务上用真心、付真情、下真功,勇于自讨苦吃,不怕麻烦,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群众和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要加强政策研究,在便民惠企上出真招、亮实招、谋硬招,探索高效、便民、利企的新路径,莫让“所谓原则”成为党和群众的“隔心墙”,成为营商环境的“拦路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