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聚焦”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三个“有效作为”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3-28 18:41:09

 (县审计局 安月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打造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打通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最集中的“最后一百米”。

要聚焦乡村治理,促平台有效搭建

要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畅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党建引领,就是敢啃“硬骨头”,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通过健全一个班子,发挥引领作用,攥紧党员干部群众“一个拳头”,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要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导,全面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在乡村治理中展现新作为。建立健全以工作制度、信息平台、指挥运作、全科网格、属地管理、便民服务、标识标牌、工作台账等八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体系,打造集中统一、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工作平台。

要聚焦矛盾纠纷,促网格有效织密

按照“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工作思路,对村(社区)的网格再次进行合理划分,全面整合林管员、水库巡查员、安全员、流管员、食安员等协辅人员,招聘专职人员充实网格队伍,配齐配强“一长三员”。成立村民理事会,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着重收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现场解决或收集上报,统筹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党员干部对网格巡查走访,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管理转变,培养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学法、遵法、守法,遇事主动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要聚焦公众参与,促“群力”有效凝聚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才样格,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要强化群众“唱主角”的意识,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基层治理“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要在机制、平台以及提升组织力等方面为群众搭好台,注重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为群众当“主角”提供制度支撑。可由群众组建治安维护队伍,在全村常态化开展巡逻、普法宣传工作,承担起人防责任,充分发挥“打、防、控”作用,织密村组户三级安全网,对隐患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积极发挥党员和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激发群众家园意识,形成“有活一起干,有忙一起帮”的良好氛围。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德治约束和德治引导,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纳入村规民约,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模范家庭”“美丽庭院”等荣誉称号,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