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镇 孔晓玲
前不久播出的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中,公权私用为两个儿子铺路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茂才面对镜头忏悔,“自己没把握住,把孩子们也都给耽误了。”一路庇荫家族成员的广东省河源市委原副书记彭定邦回忆一家十九口围坐吃年夜饭,而今少了三个人时黯然落泪。一失足成千古恨,只是这悔恨和眼泪都已来得太迟。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对亲属、子女一味迁就顺从、袒护包容甚至溺爱放纵,是为人父母的一大禁忌,也是为官从政的一大天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舐犊之爱,其意深深、其情切切,本无可厚非。但若是为此打破了公理、逾越了尺度、超过了界限,就会适得其反、害人害己。
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曾感慨,“人之一生,要过许多关,其中之一是子女关。我看到不少人自己廉洁正派,可轮到为子女奔职业,奔这奔那时,就什么也不顾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把对子女、家人的关心疼爱狭隘地理解为谋好处、搞特殊、走捷径,进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因私害公,这是错位的爱、畸形的爱,也是变质的爱、沉重的爱,为本应健康的家庭关系套上了一道枷锁、蒙上了一层阴影。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情趣操守,总会在耳濡目染间给下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一旦出现偏差,影响子女一生的种子也会悄然生根发芽。不以义教子,而以利教子,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沦为利益交换的筹码,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纵观近年来被查处的大案要案,背后往往闪烁着“家族腐败”的影子。无论是父子兵、夫妻档还是兄弟帮,甚至“全家总动员”,都与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有关。心无戒惧,行无规矩,最终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家庭教育的真谛,重在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子女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克勤克俭的品格、不骄不躁的作风。“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梨园行素有“易子而教”的传统,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盲目娇惯或过于严厉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毛泽东有著名的“家风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焦裕禄不许孩子“看白戏”,让清正家风一脉相承。谷文昌对待子女一贯严格,从没有利用手中权力为家人牟利。老一辈共产党人在家风传承上树立了光辉典范,也为后人留下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家规严,家风正,事业兴。古人尚能不懈追求“君子不私其子”的境界,今天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醇厚家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把家风养成融入生活点滴,用行止有度诠释初心本色,必将迎来更加开阔的人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