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千人千面”画出“一人一面”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3-29 15:03:25

 龙凤镇  李锐

 

谈心谈话是干部考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式。不同的人谈起同一个干部,有时也有不同的评价,可谓“千人千面”。组工干部应不断优化干部考察方式、提高谈话艺术,注重从不同评价、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评价中抽丝剥茧、去芜存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评价干部,精准画出“一人一面”。

“当年印象”和“当前形象”结合起来。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干部的思想情感和干事状态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职务升迁和工作调整处于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谈话中,有的“老朋友”谈起考察对象,印象还停留在“当年”没有发展到“当前”,评价虽然老到却不免刻板;有的“新相识”则只想到“一时”而没有联系到“一贯”,评价虽然鲜活却不够深刻。面对这种情况,应善于把“当年”和“当前”结合起来,梳理出考察对象性格特点、成长脉络,用“当年”的印象大笔勾勒,用“当前”的形象工笔描摹,让人物的“画像”既生动、又准确。

“上级评价”和“下级反映”结合起来。干部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被上级“俯视”而被下级“仰视”,看人看事的角度不同,谈话中的形象自然也会有差别。三国时,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惜人”,他们在历史上的性格特征也就截然相反。善于把上级的“评价”和下级的“反映”结合起来,从上下级不同的描述中精准把握干部的特点,以上级的总体评价来“搭建骨架”,以下级的具体反映来“填充血肉”,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主观认识”和“客观情况”结合起来。“主客观相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评价干部,特别是点到不足时,既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也不能从他人的主观出发。有的单位处于转隶组建、体制改革“攻坚期”,起步开局、爬坡过坎明明进展顺利,也有人说负责同志偶尔会“打退堂鼓”;有的干部推进城建征拆,攻坚克难明明成效显著,也有人评价说“有时有畏难情绪”,不能因此就认定这些干部“缺乏魄力”,而要放在客观的大环境中来审视。善于把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主观评价为指导,以客观情况为印证,做到既见人也见事,让评价更加科学、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