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为一线工作者,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要做大官。什么是大事?既要配合上级部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又要与人民群众打好“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不能光埋头苦干、循规蹈矩,还要思考工作的实际意义、工作成效。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养成五“勤”五“多”的工作习惯很有必要。
一要脑勤多思。《论语》中记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伽利略站在教堂的天花板下,一动也不动地看着教堂的钟摆,最终发现了钟摆原理;司马光在同伴落水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跑掉,而是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救了小伙伴。可见,勤学善思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仅仅要做政策的“执行者”“落实者”“传达者”,更要做一名善于思考的““观察者”“总结者”“指导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时刻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工作放在心上,紧盯工作的短板,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基层治理的科学方法。
二要眼勤多看。基层干部要善于观察、加强学习、日积月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听村支部书记说,还要多下村走走看,多看村书记是怎么开展群众工作、多与群众交流沟通;要在工作中拥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保持一双慧眼,对上可看见领导的“潜台词”,做事有预见性;对下可看见群众的“心里音”,做事有责任心。以卓尔不群的眼力,善于观察,关注乡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组工网宣员,要将“眼力”放在各大主流媒体,人民网观点、新华网评、凤凰时评等,每天积累一点点,观察别人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
三要嘴勤多说。要与群众拉家常。从聊天中了解群众的内心想法,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真实困难;向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当好“宣传员”,引导群众支持工作;善于对群众间的矛盾和问题开展苦口婆心的劝说、化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要与同事多请教。单位不是学校,有老师手把手教,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多开口、勤动嘴,不懂就问,以“小学生”的姿态虚心向身边阅历深、经验足的领导、同事、村干部请教,把不清楚的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要与领导多交流。不要唛头苦干,要多与领导汇报目前的工作进度、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交流工作中的产生的新想法、谈谈对工作的规划......
四要手勤多干。手勤就要多干。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你的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古语云“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手勤还要多写。一方面要勤于动笔,多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下村入户的过程中,要记录群众的想法;在开会的时候,要记录政策、记录重点工作;在阅读政策文件的时候,要多整理记录。另一方面会写是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既然成了一名组工干部,就要有成为“笔杆子”的决心,要敢下笔、勤下笔,进而持续提高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
五要腿勤多跑。基层干部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仅仅坐在办公室读文件、听汇报,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迈开腿深入村组,不怕多跑路,不怕多流汗,舍得花力气,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对村情、民情、户情了然于胸。要离开办公室,到真实的环境里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总书记曾形象地比喻,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如今的乡村道路更加整洁,下村也不需要走路,要“一身正气两脚泥土丈量群众路线”,才能有群众口中的“草根干部泥土正能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