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但受限于交通、环境、经济等因素,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面临外来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实困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缓慢,厚植乡土人才“金种子”,成为提升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支撑的重中之重。
“披沙拣金”发现乡土人才。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外来人才引不进,就要“另辟蹊径”。应牢固树立“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人才理念,不搞层层分解任务,不搞“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做到见人见事,深入了解现有乡土人才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在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中发现和挖掘一批技术水平高、传统手工艺好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根据地域资源禀赋、产业规划等确定重点培育的人才类型和具体对象,分类建立数据库,按照动态更新的原则进行管理,做到乡土人才培育与乡村振兴需求相匹配、相适应。
“点石成金”培育乡土人才。乡村人才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要想让乡土人才“活”起来,就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乡土人才的培训要精准对接供需,让培训对象乐意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注重“定制化”分类培训,一次培训聚焦一个领域、一个主题,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注重“实用化”技能培训,避免安排过多的理论课程,应当结合培训对象普遍存在的短板弱项、发展生产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实用生产技术方面的课程。注重“深度化”专业培训,乡土人才是各自领域内的“能人”,对从事领域的知识、技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掌握,所以在培训内容上应聚焦平时生产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某一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等,让培训对象有收获。
“匠石运金”使用乡土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应释放灵活务实的政策红利,注重整合资金支持政策,鼓励人才创办企业,整合产业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金融信贷服务、税费优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避免“撒胡椒面”,重点为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提供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支持。注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乡土人才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作为村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人选,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乡土人才在政治上有身份、社会上有地位。注重选树典型,选树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乡土人才,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全社会形成鼓励乡土人才干事业,支持乡土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乡土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促使更多的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旺苍县大德镇人民政府 祖玉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