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个月第五次到你们家了”“阿哥,我又来了”……随着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需要“全覆盖”的工作越来越多,各级各部门俨然把“敲门入户”作为落实具体工作的重要举措,掀起了“敲门行动”的热潮。但是,笔者却发现有部分干部在“敲门行动”中只是敲敲门在群众家门口或者院子里寒暄几句,发张宣传单,“合影留念”发到工作群,就算完成了工作。
事实上,“敲门行动”的重点是充分了解群众需求,更好的提供个性化服务,仅仅寒暄几句、拍张照片这种“身入心不入、人入情不入”的入户,“形式”上比不入户的危害要大得多。
“身入心不入”现象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严重的“留痕心态”,更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不想入户、怕入户”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怠政”的表现,这已经与当下开展的“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背道而驰了,必须立即纠正。
笔者认为,“身入心不入”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心中无底”,学习不深,政策“一知半解”,学习与实践无法融会贯通,实际运用中缺少“底气”;另一方面是“心中无责”,作风不实,进门嘘寒问暖,却没有把群众事当“自家事”,没有把“急难愁盼”常挂心间,付诸行动;还有的是“心中无民”,没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敲门行动”中,基层干部只有切实转变作风,“身入更要心入、更要情入”,将心比心,以“沉浸式”工作模式,以“办自家事”的心态,才能实现“敲门行动”的初衷。一方面自身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谋划、主动提升,通过政治历练、思想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练就过硬的业务之功、调研之功、思维之功,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努力成为工作上的“活字典”“政策通”;另一方面也要有勇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虎胆”,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险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合理科学的信息沟通机制,行业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政策落实落地要求,部门上下级之间要沟通的同时保持“口径一致”,切实让一线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见效。敲了门就要敲出问题,敲出问题就要“现场”解决,“敲门行动”中只有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敲开的才会是群众“幸福之门”。
(旺苍县嘉川镇人民政府 张茜)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