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第二个周日是父亲节。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总是深沉而又厚重的,但不缺温暖和力量。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懂得以“父亲”的身份来保护、爱护、帮助“乡村”这个“孩子”的“成长”。为“孩子”提供“新思想、好伙伴、优环境”。
“软硬兼施”为“孩子”注入“新思想”。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明白从“七条路”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弄清楚发展乡村振兴的内涵,搞明白发展乡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求同存异”为“孩子”寻找“好伙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乡村,振兴乡村,需要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澎湃活力。优化乡村人才培育体系,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以“头雁”带动“群雁”齐飞的良好效应,助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找到合适的“小伙伴”,有利于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质量,引导乡民素质提升,以多种类、多场景的人才服务环境,吸很多人才扎根乡村,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平台。
“绿水青山”为“孩子”保持“优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江大河、高原丘陵、乡村沃野、城市绿地……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毛秀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