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持续纠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更好激励担当作为,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治理、促振兴上来。
纠治形式主义,要“严字当头”。形式主义本身具有长期性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真正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推动基层党员干部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更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
纠治形式主义,要“准确定位”。“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源头往往在上级机关和部门。要坚持上下联动,抓住关键少数,督促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起,经常性深入基层听真话、察实情,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动查摆、带头整改。要对形式主义进行清晰定义,尽可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清单化”,让形式主义“无处可藏、露头就打”。要上下贯通一体纠治,该哪一级整改就推动哪一级整改,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到位。
纠治形式主义,要“快速响应”。在全党上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万万不能让形式主义成为前进道路上的“裹脚布”“绊脚石”,更不能因为形式主义而激起基层干部和群众间的矛盾隔阂。要注重源头治理,找准党性觉悟上的深层原因,坚决纠正政绩观异化、权力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着力破解。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反省“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立身建业的关键命题。
纠治形式主义,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方能久久为功,以常态求长效。要保持严的基调,锚定“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持续向不正之风亮剑,既着力根治老毛病,也时刻关注新情况,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要对普遍发生的问题深化专项整治,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着力堵塞制度漏洞,进一步明晰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要用好正反典型,以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以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案例指导、通报曝光力度,以一个个鲜活案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