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主导的生产力,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今天,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要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产业升级与转型,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领航,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跃升。科技是国家强大鼎盛的基石,创新是民族砥砺前行的动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束缚,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一方面,强化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和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创新型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将科研、人才培养与服务高质量发展相贯通,推进拔尖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建。
产业升级,链条延伸,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平台,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构建高效、灵活、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坚持以有效需求为支撑和创新驱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实现产业体系的“新旧交融”,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守护新质生产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既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更是我们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统、生产系统,使生态循环与生产循环能够按自然规律与人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厚植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底色。通过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邹玉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