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是汛灾洪灾的高发时节,日前,贵州省遭遇强降雨,省内大面积受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全省72个县受灾人口高达60.99万人。在每年的汛期,防汛救灾以及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是基层的又一紧迫课题。
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灾情深深触动了人民的利益,防灾无小事,竭尽所能将灾情防控做到位,便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各地区各部门党委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只有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做好防洪防汛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上八下”阶段,各地各部门党委要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式,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应急值守,全面落实工作责任,细化预案措施,确保灾情能够快速处置。要加强气象检测预警,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抢抓降雨相对间歇期,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压实防汛责任,做足万全准备,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更需要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地各部门党委要全面检查受洪灾汛灾威胁的地区,加大力度优化乡镇、村空间布局,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信息共享、统筹调度,严格落实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重点部委安全防范措施,科学调度重点水库泄洪工作,充足储备、靠前预置防洪防汛抢险物资力量,超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装置,确保万无一失。既要建好用好水库控制性工程,也要完善山区道路、房屋等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切实提高防汛抗洪能力。
(长吉镇人民政府:田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