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辖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切实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巴州消防救援支队开发区大队结合辖区工作实际,针对当前电动自行车消防隐患治理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推动各部门、单位统筹联动、靶向施策。
坚持党政统揽,推动责任落实。以源头管控为原则,充分运用消安委平台,主动提请管委会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机制,厘清任务清单,狠抓销售、维修、使用等关键环节,推动落实各行业部门“面”上的监管责任、社区网格“线”上的属地责任和单位场所“点”上的主体责任。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专题会议,邀请管委会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效统一各部门思想认识、明确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促进了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落实落地。
强化部门联动,实现多元共治。联合规划建设、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社区等部门开展集中夜查活动,重点对小区内门厅、楼梯间、走道、消防车通道等公共区域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占用并堵塞消防通道、是否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和违规充电、停车点周围是否堆放可燃易燃物品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治。同时,对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严把市场入口关,对辖区内“三无”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查处,从质量源头防范火灾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
突出群防群治,提升治理效能。统筹整合公安派出所、社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结合“敲门入户”工作机制,分批次,轮流式对违规停放、违规改装、“飞线”充电等问题进行集中地毯式排查,扎实有效的清除隐患,有效加强对居民住宅区域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管理。同时,持续推动社会单位和物业小区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指导开展自检自查,督促其建立“停放有人管、充电有人寻、出入有登记”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建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体系。
深化消防宣传,筑牢意识防线。全面发动各行业部门、社区网格员和物业服务企业组成消防宣传小分队,通过敲门入户、微信群发等多种形式,通俗易懂的给居民群众科普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成因及危害,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火灾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借助户外宣传平台,利用led广告牌、楼宇电视、电梯电视等滚动播放电动自行车火灾警示教育片,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升民众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升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质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