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在开展乡村振兴、农村农业等工作时,需要悟透“土特产”三个字,躬身入局,争做“土特产”式干部,主动挑起历史重担。
一是深入基层,讲好“土”话,争做人民群众的好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基层工作中,基层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到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户家”,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杯粗茶,同吃一碗淡饭。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在“干中学”中精进本领,尽快做到能沟通、善沟通、能办事、办好事。只有挨家挨户地实地看、亲身谈、尽力帮,在与人民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察其言、观其色”,才能虚心向人民学,拜人民为师。
二是提升能力,挖掘“特”色,争做勇于担当的好干部。年轻干部要破除多干事多出错、不干事不出事的错误思想,一方面,要以创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面貌,破除千篇一律的新农村,要就地取材,对房前屋后进行微改精提,绘好“和美乡村”新蓝图。另一方面,要运用数字化技术,灵活运用微视频、微党课等新形式丰盈“和美乡村”内涵、弘扬乡村传统文化,让乡村文化和农产品“破圈出道”。
三是真抓实干,推动“产”业,争做尽职尽责的好干部。当下,乡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产业振兴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干部要从结合当地实际,深度挖掘,用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年轻人想法多等优势,建设好乡村与城市间桥梁,助力打通产业富民实现路径。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挖掘有潜力的“绿水青山”,让本地特色农产品成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