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工作氛围如何,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给基层松绑,既是减轻基层负担做“减法”,也是破除惯性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做“加法”。减下的是负担,增加的是动能,要全力以赴、常抓不懈,以基层减负的决定性成效为基层添力赋能。
抓好思想引领树立“实”的导向。基层减负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把为基层减负作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站位、以上率下,从根子上清除形式主义等弊病的思想土壤,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避免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要摒弃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的包装作秀、肆意妄为的任性折腾,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直到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紧盯突出问题采取“实”的举措。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加码考核、填表留痕是基层的四大顽疾,束缚着基层干部干事的手脚。唯有减负,才能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紧盯形式隐蔽、巧立名目的“新形象工程”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上下联动,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切实防止层层向基层转移责任。要抓住容易反复发生、反弹回潮的问题深化整治,加强常态监测和动态核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项制定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推动基层减负各项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健全长效机制干出“实”的成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要从“实效”“长效”上下功夫。针对基层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建立健全权力责任清单是基础,推动落实是关键,要严格加强督导落实,严防利用上下层级关系进行任务“隐形摊派”,针对基层干部不敢为的问题,要将健全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在具体实例上,避免停留在文件中、鼓励在口头上,要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敢信、敢为,一心一意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激情。
(长吉镇人民政府:田达琼)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