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推进基层治理夯实国家治理根基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0-18 22:59:28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既需要培养一支懂政策、会协调、善做事的高素质基层治理干部队伍,更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将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论述作为必修课,通过制定“学习强国”积分管理办法,组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注重从优秀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楼栋长、网格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大胆选拔政治过硬、群众威信高的党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N”行动,进一步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坚持需求导向,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要有效,关键是要把握群众需求这个“牛鼻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设立书记接待日、干部坐班日建立社情民意直通车等方式,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健全议事机制,探索“民情恳谈会”“小区协商会”等议事形式,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因地制宜开展“微改造”“微更新”,优化服务供给,进一步理顺基层治理机制,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办成一批群众“点赞”的实事好事。

坚持共建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理念,最大限度把各类资源、力量凝聚起来,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根据居民需求,组建矛盾调解、设施维护、环境整治、文体活动等专业自治委员会,打造群众自治平台,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整合辖区律师力量大力发展法律援助工作,引导基层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诉求。要组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强化居民自治主体地位,组织开展邻里守望、邻里关怀,促进邻里相亲、社会和谐。

(长吉镇人民政府:田达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