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事关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稳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是基础。
一是党建引领构建网格化管理。坚持“党引领网格、党建在网格”的原则,真正把党的领导延伸到“网”落实到“格”,突出“红色”属性,以村(社区)为单位,以现有村民小组为主界限,按户数设置网格,实施“支部建在网格上”计划,推动符合党支部建立条件的网格应建尽建,以党支部引导各村(社区)将涉及社会治理的所有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以现有网格为单元分派落实任务,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能、全域覆盖”。
二是党建引领激活自治内生力。坚持以深化“寨管委”乡村治理模式为抓手,创新“四个一”治理模式,即建强1个党支部、组建1个“寨管委”班子、每月召开1次院坝协商会、每季度开展1次卫生评比,明确“寨管委”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按照自愿、无偿的原则,把具备较强政治思想素质,具有较高威信和群众基础,有一定议事、协调、组织活动能力的党员群众纳入“寨管委”委员,以“院坝协商”会议为平台、以评比创优作激励,持续化解民生难题,营造有事大家商、村寨大家管、乡风大家建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三是党建引领绘就文明新篇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积极探索“党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构建“1+8+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一个实践所、八个实践站、“N”个群众活动场所),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多样活动,通过“道德讲堂”、QQ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墙)、电子屏、横幅、村内喇叭等途径,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等便民惠民政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老、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清明、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中开展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引导践行正确婚丧观和中华孝道,形成“以简朴为荣、以节约为美”的社会新风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