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御承堂第六次亮相进博会:以稀世文物在国际舞台传递中华辉煌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12 10:49:18

 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文物收藏界的标杆,御承堂再度应邀参展,这已是御承堂第六次携臻品亮相这一国际盛会。御承堂精心遴选数件稀世珍宝,从丰厚馆藏中甄选出承载千年历史的传世文物,让观众近距离欣赏这些瑰宝的卓越之美,领略它们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与悠久历史的积淀。通过此次展览,御承堂再次将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呈现于国际舞台,彰显中国文物的无价价值与独特风采。

汇聚传世瑰宝,呈现千年文明之光

此次御承堂展出的文物跨越数千年,从东周到清代,件件珍品皆为各朝代工艺巅峰与文化成就的见证。东周错金银瑞兽、东周错金银虎,以及清乾隆纯金累丝镶红宝石皇冠与凤冠……每一件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堪称其时代艺术与精神的象征。这些文物不仅是无价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明在漫长岁月中凝聚的珍贵结晶,彰显出古代中国的辉煌与不朽,令人由衷感叹千年文化的深邃魅力。

与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隔空对话:东周错金银瑞兽东周错金银虎

本次展出的两件东周错金银珍品,堪称御承堂馆藏中的无价之宝。一件是独具神秘气息的东周错金银瑞兽,另一件则是威严凛然的东周错金银虎。

东周错金银瑞兽,是东周时期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收藏价值。此瑞兽形状独特,为传说中的神鸟。其身体蜿蜒曲折,姿态生动,体表运用错金银之工艺进行装饰。黑、金、银三色共同组成复杂而精细的图案,形成鲜明的对比,充满了神秘与威严。错金银工艺是中国古代一种精细的金属装饰技艺,盛行于东周。这种工艺以金、银丝或片嵌入青铜器或铁器的凹槽内,形成金银与青铜或铁器的鲜明对比,增添器物的华丽与尊贵。错金银不仅要求工匠具备高超的金属加工技艺,还需有出色的设计和审美能力。此瑞兽线条细腻,图案繁复,璀璨夺目,为当之无愧的工艺美术瑰宝。

东周错金银虎则以其独特的威猛形象和精湛的错金银工艺,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物的力量之美。错金银虎昂首咆哮,姿态勇猛,其流畅的线条和细致的肌肉纹理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神秘力量的古老时代。

大英博物馆亦珍藏着一件10公分高的东周错金银瑞兽,视其为镇馆之宝,体现出东周错金银作品在国际收藏界的地位与价值。而御承堂此次展出的这两件东周错金银为传世器物,散发着“皮蛋青”宝光,尤为珍罕难得,以无可比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清乾隆金累丝镶红宝石皇冠与凤冠:皇权的至高象征

本次展出的清乾隆金累丝镶红宝石皇冠与凤冠,是极具吸引力的皇室珍宝。皇冠高28.2厘米,凤冠高26.8厘米,均以纯金打造,奢华无比。两件文物由几已失传的金累丝工艺精心编制,整体镂空,犹如折扇面展开,华美至极。工匠以柔软的金丝穿插编织成形,结合缉缀、镶嵌、錾刻等复杂技法,使宝石与珐琅在光影下熠熠生辉,尽显皇家雍容与高贵气度。皇冠上的巨龙威猛,怒目圆睁,霸气非凡;凤冠则以凤凰展翅为主题,形象生动,冠顶錾刻“奉天诰命”四字,行走间凤羽微颤,富贵仪态尽显,皇气逼人。

因金累丝工艺精致且保存不易,传世的皇冠与凤冠成对者尤为稀有。此套皇冠与凤冠历经岁月洗礼,品相完好,堪称难得一见的极品。皇冠象征君主身份,清朝皇帝的皇冠称为“朝冠”,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而凤冠的凤凰装饰始于宋代,明清沿袭,成为皇后冠冕的奢华标志。皇冠内部铭刻“乾隆年制”字样,确定为乾隆皇帝在大庆之日专用,极具历史价值。

作为清代皇权与礼仪的至高象征,这对皇冠与凤冠的亮相无疑是对中国古代皇室文化的礼赞,展现出皇权的庄严与皇家工艺的辉煌,堪称国之重器。

展望未来:让中华瑰宝在全球绽放光芒

御承堂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致力于文物的收藏、保护与展示。本次进博会的参展,再次彰显了御承堂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上的坚守,以及将中华文明辉煌一面呈现于世界观众前的坚定信念。通过一件件精美的传世珍宝,御承堂不仅展示了中国文物的独特之美,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让中华文明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

展望未来,御承堂将继续肩负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在文物收藏和展示的道路上不断精进。未来,将有更多人通过这些无价之宝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与恒久魅力。正如进博会所搭建的文化交流平台,御承堂亦将持续推动中华文物走向世界,让这些承载历史与艺术精髓的瑰宝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背景资料

御承堂博物馆馆长介绍

蔡暄民

4.png

书法家、作家,《大众电视》杂志和金鹰奖创办人之一,曾主持《大众电视》编辑部工作,20世纪70年代即喜爱收藏,涉猎书画、瓷器、玉器和文玩杂项等,积50余年功力,于2005年在被称为“人类文明曙光”的良渚创办了“东明白庐艺术馆”,2015年在杭州创办了“华夏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年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御承堂博物馆”,2021年在上海创办了“北外滩艺术馆”。

现任华夏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东明白庐艺术馆馆长、上海御承堂博物馆董事长、山东潍坊博物馆名誉馆长等职。

已出版《玩古拾趣》《玩古说瓷》《蔡暄民谈收藏》《玩瓷拼图》《玩瓷折纸》、《玩瓷拼贴画》《御窑遗珍》等著作。其中《玩瓷拼图》、《玩瓷折纸》两本童书于2017年荣获了国家出版集团的优秀选题奖。

藏品入选2016年G20峰会主会场、2017年厦门金砖五国峰会主会场、2018年、2019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进博会主会场以及2020年北京首届服贸会主会场。山东潍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曾向蔡暄民先生借展41件展品作三年的特展。他的藏品得到国家和国家级专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