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钻劲、拼劲、韧劲”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12 21:29:10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紧密围绕着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来展开。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钻劲、拼劲和韧劲,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确保改革措施不仅能够落地生根,而且能够开花结果,让全体人民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拿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钻劲,在“问需于民”中听民声、明方向,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民声所呼,改革所向。问需于民,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所谓“钻劲”,就是要有一种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意味着党员干部需要对改革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第一手资料,分析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人民需求的改革措施。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站稳“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多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人民群众推心置腹地交流,从“聊家常”“套近乎”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改革的“任务清单”,切实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待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确保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拿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钻劲,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问需于民”中寻找方向、找到答案,积极谋划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做到改其所需、谋其所想、革其所困。

拿出“中流击水更奋楫”的拼劲,在“问计于民”中汇民智、聚合力,做到改革“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谓“拼劲”,就是要有一种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时就需要党员干部展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冲在改革的最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革的推进贡献力量。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扬“一切依靠人民”的作风,把问计于民置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将人民群众创造的“土办法”有效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金钥匙”。要拿出“中流击水更奋楫”的拼劲,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问计于民”中找到改革破题的思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让人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在“问效于民”中惠民生、增民利,做到改革“造福人民”。改革的方向行不行、举措实不实、成效好不好,关键是看人民群众幸不幸福、满不满意。造福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成效。所谓“韧劲”,就是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面对改革中的反复和曲折,能够坚持不懈,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要在“问效于民”中找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的落脚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把百姓的“烦心事”办成“开心事”,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造福于民。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淬炼“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赤诚初心,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改革托举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钻劲、拼劲、韧劲”全力以赴,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与人民群众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