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年轻干部既要坐得了“案头”,也要下得了“地头”,还要吃得了“苦头”,开展工作把得了“准头”,才能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头”,这是基层干部应有的工作状态,也是对基层干部必要的品质要求。
坐得了“案头”是基本要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层工作涵盖面广。基层干部唯有安坐案头,潜心钻研政策文件,才能精准把握工作方向,确保各项政策在基层得以正确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务必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持续提高政治素养与政策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下得了“地头”是务实之举。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下得了“地头”意味着基层干部必须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里。只有脚踏实地地走入基层,才能让政策更接地气,工作更有成效。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他们在生活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为他们更高效地排忧解难。
吃得了“苦头”是担当之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工作复杂多变,面临诸多挑战,吃得了“苦头”体现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勇于承担起这份责任,才能真正为百姓谋幸福。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始终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在艰苦的条件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积极主动作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各种苦难,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
把得了“准头”是智慧之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基层工作中,把得了“准头”意味着基层干部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资源和时间有限,唯有找准方向,才能高效推进工作。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深入调研基层实际情况,准确判断问题的关键所在,合力分配资源和时间,确保关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做到老百姓“心头”是根本目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层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头,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