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农村基层减负情况,强调“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基层减负涉及深层次体制机制,要坚持减负与赋能同步、与服务群众并重,更要正视问题,敢于担当,努力对齐群众期待的“颗粒度”,加强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规范建设。
建好“三张清单”。权责不清是乡镇负重前行的隐形逻辑。要从乡镇权责、事项准入、绩效评价“三张清单”着力,以权责清单让乡镇履职有据。一是明确基本权责,划清“松绑”和“履职”界限,做到基本职责全覆盖、无遗漏,有关职责接得住、履行得好。二是以事项准入清单为乡镇把好关口,清单外的事项未经审批不准下派,防止县级以属地管理为名随意转嫁责任。三是以绩效评价清单使乡镇轻装上阵。统筹合并考核事项,压减考核指标,突出安全、生态等底线责任和基本职责,加大群众满意度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乡镇把主要精力投向守底线、惠民生、促发展上。
推动多元赋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三下沉”,加快构建县负主责、县镇村组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四级框架和工作体系,强化乡镇承上启下枢纽功能。一是打造乡镇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推动就业、养老等服务指尖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符合乡镇干部特点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培养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还需完善乡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注重德才兼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完善职级晋升、工作补贴等措施,激励乡镇干部安心干事。
健全治理格局。一是让群众做主体唱主角,推动风险联排、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建,把组织发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作为治理的重要方式和内容,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有机体”。二是以群众身边的小事为切入口,建立政府奖补引导、群众自愿参与的小微项目建设机制,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大家一起干”,把干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达到减负的效果。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