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基层党组织要针对流动党员组织覆盖难、教育培养难、担当作为难等问题,多管齐下,不断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打好“明晰牌”,摸底排查要“精益求精”,在组织覆盖上精准发力。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在于精准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和动态变化。流动党员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毯式”排查,一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统一印制《流出流入党员登记册》《流动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组织党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深入开展摸排走访,完善信息登记,实现“一人一表、一社一档、一街一册”,做到精准建档、不漏一人。另一方面定期加强联系,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建立结对联系和定期沟通制度,通过党员微信群、QQ群,实行“一对一对接、人对人服务”,定期沟通,及时更新,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游离”、联系“不脱节”。
打好“赋能牌”,教学方式要“量体裁衣”,在教育培养上靶向发力。理论武装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流动党员“流浪”在外面,很容易挣脱组织的“束缚”,出现“偏航”甚至“迷失方向”的现象,如果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更难引起共鸣,因此,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套餐”。一方面要搭建“线下”教育平台,定期开展“三会一课”,通过“专家课堂”“支部书记领学”“主题党日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党建”模式,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资源,以“你有所需,我有所予”作为出发点,个性化制定培训内容,分门别类的为流动党员精准“送学”,确保每名党员学习“不缺课”、理论“不漏学”、精神“不掉队”。
打好“长效牌”,作用发挥要“久久为功”,在担当作为上持续发力。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具有阅历丰富、人脉宽广、熟悉基层等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化“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实现从“服务对象”变“治理力量”。一方面流入地要搭建作用发挥平台,通过建立“流动支部”“家乡支部”等方式聚合流动党员,设立党员示范岗、志愿者服务队,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在担当作为上见真章,主动融入当地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另一方面流出地要在关怀帮扶上下功夫,实施“雁归”行动,定期对流动党员开展慰问走访、谈心谈话等活动,借助流动党员返乡时机,邀请流动党员中的“能人”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让流动党员“愿为、有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