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圆满落幕。活动期间,荆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敢率荆州代表团近300人参展参会,并组织产品展示、经贸洽谈、招商推介等多场活动,积极寻求供应链国际合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荆州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荆州市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在“六链一区”和湖北省综合形象馆,能特科技、菲利华和四机赛瓦携全球领先核心产品参加展览展示,与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龙头企业同台竞技,同时与80多个境外经贸代表团洽谈经贸合作业务,在世界舞台上宣传展示荆州高新科技发展新成就,为稳定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贡献荆州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展会期间,荆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了“链上荆州 连通全球-绿色农业链企业合作对接洽谈会”,会议由荆州市贸促会承办、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办,邀请中国贸促会人事部部长、一级巡视员徐宝林,柬埔寨商务部副部长SVAYNakry(娜丽),印度工商会联合会中国会长Atul Dalakoti(阿都尔达拉果地),湖北省贸促会主任胡中海、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会长曹德荣,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沈杨,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郭子华等国内外政府机构、商协会组织、知名农业企业等代表200多人参加会议。
荆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敢致欢迎辞,他介绍,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核心地带,素有“鱼米之乡”“中国粮仓”的美誉,是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全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90亿斤以上,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8年、29年位居全国市州之首,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他表示,荆州在人力资源、生产要素、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拥有7所高校20万大学生,在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水资源丰富,工业用水价格仅为沿海城市的5成,废水处理成本不到西部地区的十分之一;“铁水公”交通运输横贯东西、直通南北,沙市机场通达全国23个主要城市,物流成本全省最低,是长江中上游海进江、江入海、东矿西进、西货东出的最佳首选地。他介绍,荆州市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在全省进位最快,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3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全国“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中,跻身进步最明显地级市前五,诚挚欢迎国内外企业家朋友来荆考察、投资兴业。
柬埔寨商务部副部长SVAYNakry、印度工商会联合会中国会长Atul Dalakoti、湖北省贸促会主任胡中海,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会长曹德荣,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沈杨,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郭子华等与会领导和嘉宾先后致辞和发言,他们围绕荆州绿色农业链国际合作、推动荆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荆州特色食品和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分享了成功经验、成熟渠道和前沿信息,也提出了新思路、新目标、新方向,表达了希望与荆州相关机构、商协会和企业加强合作,务实推动荆州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荆州区、监利市、洪湖市先后推介了荆州农业产业、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江汉大米和莲藕产业,增益楚菜推介了食品加工产业园,两湖绿谷推介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介绍了荆州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和市场流通方面的巨大优势,为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接洽谈会上,荆州市贸促会与印度工商会联合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荆州市楚菜产业联合会与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促进荆州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推动荆州食品和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了机制、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会议期间,荆州特色农副产品、非遗产品等精彩亮相,皮蛋、小胡鸭、公安牛肉、笔架鱼肚、野藕汁、铁牛饼、小龙虾、松滋鸡等上百款产品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关注,100多家省外机构和企业与荆州企业现场深入洽谈交流,并达成多项意向合作。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荆州特色食品、农产品和非遗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会期间,荆州分团还参加了“中国湖北-匈牙利供应链国际合作对接会”,参观“六链一区”和湖北省综合形象馆,了解主流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前沿信息的同时,积极与来自匈牙利、巴西等国家代表团成员洽谈经贸合作业务,宣传荆州优势产业和营商环境,邀请他们来荆访问,共享新时代荆州发展新机遇,推动荆州优势产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据悉,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第二届链博会展出规模约12万平方米,设置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等六大链条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突出“链式”思维,全流程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重点环节,从而推动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优势互补。(通讯员:韦远全)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