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领导干部要千方百计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18 19:31:03

抓落实能力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增强和提高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从思想、标准、方法和作风上下功夫,增强“不抓落实就是失职,抓不好落实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把提高抓落实能力作为终身必修课,以善作善成的真本领、硬功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在思想认识上,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学会运用政治思维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做到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领导干部要精准领悟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历史背景、现实问题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讲政治体现到抓落实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提高主动抓落实的精气神和内驱力。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拿出争先进位的拼劲、勇于突破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见行见效的实劲、奋发进取的冲劲,着力把抓落实融入学习生活工作之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主动行为、自主行动,真正把会议上讲的、文件上写的、方案上定的、蓝图上绘的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

在工作要求上,紧盯首善标准。标准决定水准。干任何工作,标准高,质量和效果就好,标准低,质量和效果就差。领导干部要坚持高起点谋划推动工作,打破“小进即满”的惰性思维、“小步慢走”的懒散状态、“小知短见”的浅薄观念、“小门独院”的封闭惯性、“小我自利”的狭隘思想,对标先进“撑杆跳”、创一流,铆足劲头抓落实,努力把工作干成标杆。要将“严”字贯穿抓落实始终,凡事严格对标对表,严抓过程效率,严控细节质量,严管纪律作风,严肃监督问责,坚决摒弃“差不多”“歇口气”“没啥事”等一切心理松懈、行动松劲、作风松散问题和倾向,切实用严要求保证工作有效落实。要坚持结果为王,凡事奔着最优秀去努力,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成最佳,努力创造出更多出色的新成果、新业绩。

在思维方法上,下足绣花功夫。“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领导干部要强化精细化思维,坚持定事、定人、定时、定量、定责的工作方法,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确保任何一项工作都精心谋划、精准推进、精细到位。要有常抓不懈的耐心和毅力,加强统筹谋划和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进度、解决难题,常出主意、多想办法,确保落实的方向不偏、节奏不乱、靶心不散。要沉下心来做事,不搞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锤更比一锤狠,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把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在作风态度上,坚持求真务实。能力行不行,业绩来证明。领导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一切工作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解决、解困、解释、解气”的有解思维,以改革破题解难促发展,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工作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摸清楚、难点矛盾弄明白、对策措施定具体,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要注重培养见微知著的敏锐眼光,准确判断时与势、危与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条件,尽快把部署变成行动。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谋划推动工作,学会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统筹把握时度效,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综合施策,把握好工作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吉镇人民政府:田达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