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在京召开的两项标准专家工作会议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19 15:23:45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专家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特殊食品(中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支持。本次会议致力于加强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前沿科技标准研究,促进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
       

本次会议邀请了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共同参与,促进行业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名誉会长刘兆彬,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华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项目863/973 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特殊食品(中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任王林元,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办公室秘书长刘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会长曲新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会长石凤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巢志茂,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朱大洲,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药食同源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韩东燃,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理事、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大健康系列标准工作组组长严宏,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秘书长才世红、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对外经济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张中磊、磐安县驻京招商引才联络处张大华、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黄鹤、中国保健协会酵素分会副秘书长陈炜、广西金嗓子保健品有限公司、广西孝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约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各位专家分别从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讲话,并就《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情况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郑华林致辞,对与会领导专家、企业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郑华林副秘书长表示,随着各类疾病的出现,从过去的治病为主到现在的康养为主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的主要工作有两部分:国际交流和科技交流,在最近的国际交流中,提到健康和传统医学的都非常多,在沟通讨论的是天然的中草药如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以及中医药如何结合发展,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今天两项标准的专家工作会议非常有意义是在于从标准上发挥引领性作用。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名誉会长刘兆彬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药食同源物质是中国特色的营养健康食品,可以作为一个产业门类大力发展,大有可为。药食同源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的祖先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价之宝。 刘兆彬总工程师重点分析了发展药食同源的产业环境、机遇和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刘兆彬总工程师还指出,用标准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完善药食同源产品标准化体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质量标准建设;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的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型、高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标准的实施,鼓励企业执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宣传、普及、培训、认证、评价、执法、GMP、HACCP。    

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和《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推动药食同源和大健康行业的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了质量标准的建设,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营养指标等,并倡导协助企业制定原创型和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会议提出了三个结合:食品属性与中药材功能的属性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营养医学相结合,农民药产业与现代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此外,会议还强调了法制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整体形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会上,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理事、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严宏为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等《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起草组成员单位授牌。

                  (左二为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包卫洋 董事长 )

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以药食同源原料、特别是海洋生物的活性产物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数位博士/博士后为核心的自主研发团队,已申报知识产权超过120项。相关技术成果被国家科技部指定的专业机构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中科评字【2021】第5602号)和国内领先水平(中科评字【2024】第9561号),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编号:2020YFD0900202)应用示范企业。

以海洋/中药生物活性产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为技术主轴,通过自行研发与集成,以及小部分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形成了活性产物的特异性综合酶解、分子筛分离、脱色脱腥去离子、缓释与靶向递送、中药纳米化精制技术等系统性的技术成果。可以精确提取100%吸收的小于1000Da的纳米级活性肽,保证肝脏靶向;可去除重金属(行业最大痛点),做到低于国际标准30%。

开展了活性原料在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的功效研究。在国家级海洋出版社出版《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与产业化》专著一本。

此次受邀参与《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标准编制工作,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药食同源领域的专业实力和技术优势,更展示了公司对社会责任和行业标准化的高度关注。通过参与这一标准的制定,公司将有机会与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共同合作,共同推动药食同源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标准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认真听取了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要求,药食同源产业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纷纷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标准专家工作会议,提供参考意见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