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推动人才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背景来讲,世界各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哪个国家抢占了人才资源就抢占了发展制高地。我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各类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范围来讲,人才是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农业发展上,一批批农业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数年如一日地扎根于我国的农业农村事业上,为将近1亿人口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巨大贡献。在工业发展上,一批批高精尖技能性人才、科技创新性人才、制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大国重器”“中国制造”名扬海内外,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制造大国。在服务业发展上,一批批旅游、教育、医疗、金融、咨询、文娱性人才不断地提升着我们各地的形象和发展水平。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在人才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着部分弊端亟待改进。为此,我们必须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人才机制创新。要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等,形成并实施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二是用好用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增强问题意识,解决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用好用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进一步优化基层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健全基层引才留才的激励政策,对于基层人才,更要注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上下功夫,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基层人才留得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