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杨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是‘既要又要’”基层工作有苦有甜,有难亦有易,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常遇到既要又要而不能全要的困境,但既要又要并非二元对立,基层干部只要找准、找稳了平衡点,就能在努力为群众幸福而奔赴的路上找到既要又要的最优解。
“既看说的、更看干的”,在“能说会干”中找到平衡点。言为心声,“说什么”往往能直观反映党员干部的思想倾向、价值观与知识储备。“干什么”是检验一个人能力与担当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作风,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效。因此,党员干部当用心思辨“虚浮与实干”,既要会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又要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切莫心里打着“小算盘”、玩起了“太极拳”,变成了“为官不为”的虚浮派,只有真真正正扎根向下、奋斗向上,用“担当作为”的铁肩膀才能为人民群众担起“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生活。
“既看一时、更看一直”,在“统筹兼顾”中找到平衡点。“一时”是眼前的瞬间,对“一时”的敏锐洞察,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回应群众关切的起点。“一直”是跨越时空的长远考量,是党员干部对未来的深邃谋划。因此,党员干部既要注重“一时”洞察当下,精准把握现实脉搏,更要注重“一直”锚定未来,绘就长远发展蓝图。在“一时”与“一直”间架起桥梁,以“一时”为砖石,不断夯实“一直”的根基;以“一直”为灯塔,照亮“一时”的前行方向。
“既看显绩、更看潜绩”,在“行稳致远”中找到平衡点。“潜绩”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虽一时无声无息,却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巨大潜力,一旦开花结果,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力量。“显绩”如同春日繁花,绚烂夺目,是立竿见影的成果展现,易于察觉。党员干部要把时刻把群众需求“置顶”,扎扎实实打基础、默默无闻作贡献,既要看特色工作、亮点工程等“显绩”,更要听群众感受、百姓评价等“潜绩”,要经得起群众的反复“测评”,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