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原则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人民立场,也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本文将从“问需”“问计”“问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改革过程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人民。
问需于民:确保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需于民,就是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确保改革措施能够精准对接人民的期待和诉求。这要求我们在制定改革政策时,不仅要依据宏观数据和整体情况,更要深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和分析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离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的措施能够真正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问计于民: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活力,问计于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参与到改革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来。这不仅可以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也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通过网络平台、热线电话、民意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中予以充分考虑。
问效于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问效于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评价改革成效的主体,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人民。这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的民意调查、反馈机制等手段,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感受和评价。同时,我们也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研究并予以回应,确保改革的红利能够公平、公正地分配到每一个人民群众手中。
通过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我们可以确保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由人民共享。这不仅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让改革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实、更加有力、更加贴近人民的心声。
(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吴顺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