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矿区塌陷地的治理现状与生态修复措施,山东科技大学“不负青山”实践团队于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了为期数周的实地学习与调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与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座谈会、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充填实验室的学术交流等形式,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矿区塌陷地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实际的见解与思路。
调研活动的起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走进充填实验室,了解前沿技术
活动的起点是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充填实验室。在这里,实践团队首先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补充,并与实验室的专家、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实验室的教授们详细介绍了充填开采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矿区塌陷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实验室的设备与设施,亲眼见证了充填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
特别是在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充填开采技术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填补由于采矿导致的塌陷区域,防止进一步的土壤沉降和生态环境恶化。教授们还分享了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案例,特别是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充填开采如何协同其他恢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矿区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团队成员们通过提问与互动,探讨了充填开采技术面临的挑战,如充填材料的选择、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技术的经济性等。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团队对充填开采技术的理解,也为后续的矿区调研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深入矿区实地调研:探索生态修复的多元路径
政府携手共谋治理蓝图,推动矿区可持续发展
离开实验室,团队成员们前往肥城市,与当地政府展开了密切的合作。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团队安排了一场座谈会,会上,局领导详细介绍了肥城市在矿区塌陷地治理方面的政策与实践,并分享了当地目前实施的生态修复工作成果。座谈会中,肥城市的负责人重点提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地方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同推动矿区塌陷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座谈会中,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一些有关治理技术、资金调配以及社区参与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团队对如何推动当地居民参与治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通过宣传与培训,提升社区环保意识,能够为矿区治理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实地调研:矿区治理的多元化路径
座谈会后,实践团队开始深入肥城市的多个矿区,调研当地的矿区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团队考察了白庄矿塌陷地、曹庄矿塌陷地和查庄矿塌陷地,通过与当地技术人员和居民的交流,全面了解了这些地区的治理现状与成效。
白庄矿塌陷地:充填技术与土地修复的协同
白庄矿塌陷地是团队调研的首站,矿区塌陷问题严重,部分地区塌陷深度达数十米。通过充填开采技术,白庄矿区将大面积的塌陷区域进行了填埋,并结合生态修复措施逐步恢复了土地的功能。团队成员在现场仔细观察了充填材料的选择及施工过程,特别是如何有效防止充填材料的沉降和流失。
当地在治理过程中还广泛应用了植被恢复、草地重建和水土保持等措施,增强了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团队成员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到了充填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也对生态修复过程中如何平衡短期效果与长期恢复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曹庄矿塌陷地:绿化工程与水土保持
在曹庄矿塌陷地,团队重点考察了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矿区的绿化工程采取了本地物种种植,尤其是耐旱、适应性强的草种和灌木,逐步恢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团队成员在现场通过测量植被覆盖度、土壤质量等指标,评估了治理效果,并与当地专家深入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曹庄矿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了解到,当地修建了多条蓄水池与沟渠,成功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周边农田的土壤质量。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意识到,在矿区治理中,水土保持与绿化工程的协同作业是实现长远生态恢复的关键。
查庄矿塌陷地:水系修复与生态协同
查庄矿塌陷地的治理则更加注重水系修复。当地通过引水工程,将外部水源引入矿区,恢复了曾经干涸的水系,极大改善了矿区周边的水资源环境。此外,水体净化措施和湿地建设也促进了水质的改善。
团队成员在查庄矿区通过调研发现,当地政府还采取了生态农业与矿区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当地农民通过土地复垦项目参与到修复工作中。在此过程中,农民不仅能获得生态修复的培训,还能通过参与治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种社会化的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矿区治理的可持续性。
未来展望: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矿区塌陷地的治理现状,也获得了大量关于生态修复的实地数据和宝贵经验。团队表示,未来将结合此次调研成果,继续关注矿区治理和生态恢复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科技大学“不负青山”实践团队将继续秉持“不负青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努力为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结语
此次“不负青山”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山东科技大学师生对矿区塌陷地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理解,还为推动当地矿区治理工作提供了实际的支持和建议。通过与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团队深入探讨了矿区塌陷地治理的挑战与机遇,为未来矿区生态恢复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未来,山东科技大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各项实践,帮助更多地区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讯员:王文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