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照亮前行方向。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既检验着党的建设质量,更丈量着党群关系的温度。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就必须引导党员干部在深悟笃行中筑牢思想之基,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政治定力;在深剖细照中锤炼清廉本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在深耕实干中扛起为民之责,用群众的获得感检验工作成效。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作风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提升”的深刻转变,让党的好作风成为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
深悟笃行“志如磐”,持续铸牢一心向党的思想之基。“学之愈深,则知之愈明。”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必修课,既要原汁原味学,通过“晨读夜学”“案例研讨”等形式深学细悟学原文,把握精神实质,更要联系实际学,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实践深化理解运用。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研讨交流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真正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
深剖细照“严如尺”,持续淬炼一身清正的廉洁之躯。“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基层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本质上是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异化的结果。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需善用辩证思维,把自我革命当作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从权力运行逻辑、利益驱动机制、制度执行漏洞等层面,深挖作风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识到作风建设不仅是对具体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权力观、政绩观的重塑升级。通过建立常态化自我检视机制,将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在思想碰撞中触及灵魂,在问题查摆中刀刃向内,实现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净化”的蜕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火墙”。
深耕实干“行如炬”,持续扛起一心为民的担当之责。“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服务群众,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在推动民生项目时,坚持“一线工作法”,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通过建立“群众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作风考核指标,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生根,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增量”。(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党务专干 肖羽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