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山口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有这样一位侦查员,他走路带风,说话干脆,审讯时眼神锐利如鹰,走访时耐心细致如春雨。他叫沈雪忍,出生于1990年2月,2008年11月入伍,服役于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2014年3月加入公安队伍,如今是守护国门平安的刑侦尖兵。从警11年中,连续两年荣获执法标兵荣誉称号,获得先进个人1次。从碧海蓝疆到戈壁国门,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
军营淬炼:把“陆战队精神”刻进骨子里
“在陆战队,‘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不是口号,是刻在训练场上的信条。”谈及军旅生涯,沈雪忍的眼神亮了起来。在陆战队的5年里,他经历过极限越野、两栖突击演练,在高温、高盐的海训场摔打过,也在暴雨中的野外驻训里坚守过。最难的一次,负重20公斤在沙滩奔袭5公里,最后1公里全靠意志力撑着,那时他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不能掉队!”
这种“不掉队”的信念,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在部队,他是“技术能手”,擅长武器分解结合和应急通信;退役后,他带着一身硬本领,选择到离家乡3000公里的阿拉山口——这座连接中国与中亚的边境口岸城市。
国门转型:从“持枪冲锋”到“抽丝剥茧”
“刚到这边时,真有点‘水土不服’。”沈雪忍说。在部队,命令清晰、目标明确;但在刑侦工作里,线索往往藏在碎片里,嫌疑人不会“站在那”等待抓捕。
第一次独立出警,是一起商户被盗案。现场没有监控,只有一枚模糊的脚印,受害人急得直跺脚。沈雪忍蹲在地上看了半小时脚印,又沿着周边商铺走了3公里,逐户询问是否有异常。“那天走了2万多步,腿都酸了,但脑子里全是部队教的‘细节决定成败’——陆战队侦察时,一片草叶的倒伏方向都可能是线索,案子肯定也有痕迹。”最后,他凭着脚印的步幅特征,结合周边商户的模糊记忆,锁定了一名经常在附近游荡的男子,3天后协助同事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初心不改:两种战场,同一种守护
阿拉山口风大,冬天气温能到零下20摄氏度,但沈雪忍的巡逻本上,永远记着“哪些时段货车多、哪些路段经常结冰”。去年冬天,寒风裹着碎雪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早上10点,沈雪忍已经裹紧厚重的警服,把一摞禁毒宣传册塞进帆布包——今天要去乌兰达布森检查站给来往人员做禁毒宣传。“越冷越得去,冬天大家防范意识容易松,正好趁这时候给大家提个醒。”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抓着冰冷的方向盘就出发了。
如今的沈雪忍,已经是队里的“破案能手”,参与破获盗窃、诈骗等案件18起。从海疆到国门,跨越几千公里,变的是地域,不变的是他对“守护”的理解。“在部队,守护的是国家;现在,守护的是口岸的平安。”沈雪忍说。这身藏蓝警服下的他,将在国门刑侦一线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阿拉山口市公安局 通讯员:张雪)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