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开展“触摸历史年轮,点亮青春火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文:段熙暄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讯 2025年7月25日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触摸历史年轮,点亮青春火种”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5日至8月20日期间,以“参观红色纪念馆,继承先辈意志,追溯红色回忆,勇担时代责任”为主题,组织队员奔赴全国多地进行红色足迹寻访活动。本次实践采用“分散实践,线上联动”的创新形式,七名队员分别深入家乡或邻近的红色纪念馆、纪念地与主题展览,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心灵倾听历史回响,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信仰力量、砥砺初心使命。
分散足迹汇星河,赓续精神同频振
区别于传统的集中组队,“触摸历史年轮,点亮青春火种”队此次实践别具匠心。七名队员王袁博、段熙暄、曹博、薛皓文、许正凡、覃忠豪,在严格遵守实践要求与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奔赴江苏启东、山西太原、江苏连云港、江苏南通、北京、广西百色等多个省市,足迹纵横祖国南北。这六颗散落各地的“青春火种”,带着共同的目标与信念,如同一支无形的火炬在接力中传递,最终汇聚成一片精神的星河。团队名称“触摸历史年轮,点亮青春火种”,正是对这分散却同心实践模式最生动的注脚:每一位队员独立探寻一段厚重的历史年轮,用青年的温度去触摸感知;而当分散的实践感悟汇聚,便形成点亮时代、传承信仰的磅礴火焰。
穿越硝烟见风骨,触摸历史悟初心
每一处纪念地,都是一个鲜活的历史课堂;每一位队员,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段熙暄走入巍峨的太原解放纪念馆。面对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和解放太原战役的宏大模拟场景,特别是了解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解放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与巨大牺牲后,段熙暄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对革命先辈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与纪念馆合照 段熙暄供图
王袁博踏访位于江苏启东的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在古朴典雅的校舍遗址内,置身于昔日青年学子在战火纷飞中“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艰苦学习场景,王袁博深刻理解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背后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与知识报国情怀。抗大师生坚韧不拔、为民族解放而学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他。
参观纪念馆 王袁博供图
曹博参观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老战士书画展。墨香中沉淀着历史的硝烟与对和平的珍视。一幅幅由亲历者创作的书画作品,不仅传递着精湛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老战士们在峥嵘岁月中铸就的坚定信仰和不屈斗志。曹博驻足良久,从一笔一画中感悟那代人在炮火中淬炼的忠诚与担当。
与党的奋斗历程照片合照 曹博供图
覃忠豪来到意义非凡的百色起义纪念馆。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珍贵文物和复原场景,系统回顾了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点燃广西革命圣火的辉煌历程。覃忠豪深刻领会了百色起义精神“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
参观授业场景 覃忠豪供图
薛皓文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庄严肃穆的南通革命烈士纪念堂。江海英烈的照片、遗物与生平事迹谱写着南通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壮丽诗篇。薛皓文在英名墙前深切缅怀,感受到了先烈们无私奉献与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南通热土上凝聚的革命精神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与纪念馆合照 薛皓文供图
许正凡登临大安山烈士纪念园。在翠柏环绕、庄重宁静的园区内,聆听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的感人故事,尤其是了解他们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的光辉事迹。许正凡被革命前辈
与纪念馆合照 许正凡供图
为了信仰甘洒热血、舍生忘死的坚定信念深深触动,这份信念的力量成为他此行最宝贵的收获。
纸墨无声传心声,实践凝思再启程
为期数日的实践,队员们不仅是观众,更是历史的研读者和精神的传承者。他们或凝神细看泛黄的照片与生锈的物件,或用心倾听讲解员动情的讲述,或在互动装置中沉浸式体验烽火岁月。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座纪念碑上都镌刻着不朽的英名。通过这种“沉浸式”的触摸历史,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革命道路的艰险曲折,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精神谱系在具体斗争中的生动体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聚沙成塔凝共识,星火燎原志愈坚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通过线上平台积极分享见闻、畅谈心得、交流感悟,形成数万字的实践笔记、百余张纪实影像和数篇主题鲜明的心得体会。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持续迸发:
“站在革命先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召唤。‘触摸历史年轮’,让我深刻明白,今天的安定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铭记这份沉甸甸的历史馈赠。” (队员段熙暄线上分享)
“‘点亮青春火种’不是一句空话。从抗大青年的‘背包大学’,到老战士笔下的抗战烽烟,再到百色起义的坚定信仰,无不诉说着信仰的力量和担当的伟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队员王袁博实践笔记)
“散开的是足迹,凝聚的是力量。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地点,但追寻的红色根脉是相通的,传承的责任是共同的。这次实践让我们明白,‘火种’已在心间点燃,我们有责任让它燃烧得更旺。” (队员集体共识)
此次“触摸历史年轮,点亮青春火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上好社会实践“大思政课”的生动写照。队员们通过独立探索、分散实践的独特路径,丈量了历史的厚度,深化了理论的认知,升华了情感的认同,极大地增强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段深刻而难忘的红色之旅,已在每一位队员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点燃了奋斗的星火,必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赓续红色血脉,练就过硬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蓬勃的青春力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