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例背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共进是实现该战略的关键路径。农发行烟台市分行首个EOD模式整体立项项目——养马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融合EOD项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启动。
养马岛近岸海域生态曾面临环境治理压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需求迫切,当地海洋牧场、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不足等诸多问题。2024年7月1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烟台市牟平区支行13.9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固定资产贷款获批,用于支持该项目建设。此项目是全省首个当年入库、当年审批的EOD项目,也是山东省目前审批额度最大的EOD项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二、经验做法
(一)理念锚定,构建生态产业融合逻辑
以“绿色金融”为导向,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明确将岛内优势产业项目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相融合的思路。不局限于单一生态治理或产业发展,而是立足长远,把生态保护作为产业发展根基,产业反哺作为生态持续改善动力,构建起生态与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
(二)多维布局,打造全链条项目体系
从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多元维度出发,规划近岸海域环境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海洋牧场、林下经济四个方面、13个子项的建设内容。近岸海域环境整治聚焦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为海洋生态系统稳定筑牢基础;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从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入手,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海洋牧场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渔业养殖、观光等优势产业;林下经济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及加工。通过全链条布局,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环节的有效衔接。
(三)金融发力,破解资金保障难题
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以13.9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为项目注入资金活水。建立高效的项目对接与审批机制,针对EOD项目特点,提前介入项目规划,深入调研生态与产业融合需求,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实现当年入库、当年审批,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关键资金保障,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问题 。
(四)协同推进,凝聚多方合作合力
在项目推进中,凝聚政府、金融机构、实施企业等多方合力。政府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与协调服务,明确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方向;农发行发挥金融专业优势,精准提供资金支持;实施企业负责项目具体建设与运营,严格按照生态标准和产业规划推进。各方协同联动,构建起“政府引导 + 金融支持 + 企业实施”的高效推进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三、成效亮点
(一)生态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近岸海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提升改造,养马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海域水质达标率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画卷逐步呈现,为黄河流域近岸海域生态保护树立了标杆 。乡村人居环境也实现质的飞跃,垃圾有效处理、污水有序排放、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民生活环境舒适度大幅提升,乡村生态魅力彰显。
(二)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海洋牧场与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借助生态改善契机,实现蓬勃发展。海洋牧场中,生态养殖的海产品品质提升,吸引更多市场关注,同时带动海洋观光、休闲渔业等业态兴起;林下经济依托良好生态,特色种植、养殖规模扩大,产品附加值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品牌。产业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当地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三)“两山”转化成效凸显
项目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特色产业发展反哺生态治理与乡村建设,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地居民切实感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和经济收入增长,生态保护意识与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两山”理念深入人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感知、可借鉴的价值转化范例 。
(四)模式示范效应彰显
作为全省首个当年入库、当年审批且额度最大的EOD项目,其成功实践为黄河流域乃至更广范围的EOD项目提供了模式借鉴。从项目规划、金融支持到协同推进、成效呈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产业融合EOD实施路径,为同类项目在理念落地、机制构建、资金运作等方面提供参考,推动更多地区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
四、工作启示
(一)理念先行,筑牢生态发展根基
EOD模式的成功实践,关键在于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置于重要位置,摒弃过去生态与产业分离的发展思维。要深刻认识到生态优势是区域发展的宝贵财富,以“绿色金融”等理念为指引,构建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逻辑,让生态保护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产业发展成为生态保护的持续动力,从根源上筑牢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 。
(二)规划引领,构建多元协同体系
需注重从多维度进行项目规划,像该项目围绕生态与产业,布局四大方面、13个子项,形成全链条、协同化的项目体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立足区域生态本底与产业基础,科学规划生态治理、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多元内容,打破领域界限,促进生态、产业、民生等环节有机衔接,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协同发展体系,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
(三)金融赋能,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农发行在项目中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关键作用,快速审批、大额投放资金,为项目破解资金难题。这启示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尤其是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与支撑功能。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EOD等项目特点,优化审批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灵活多元的资金保障机制,为生态产业融合项目提供持续资金“血液” 。
(四)协同共治,凝聚多方参与合力
项目推进中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这表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需凝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与协调服务;金融机构精准提供金融产品;企业高效实施项目。通过建立协同共治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与分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共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
(五)价值转化,打造“两山”实践样板
该项目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让“两山”理念落地见效。在黄河流域工作中,要聚焦价值转化,挖掘区域生态特色,培育关联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反哺生态保护,形成生态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让群众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提升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转化实践样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牟平区支行李楠)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