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莫以“不良作息”为小事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5-25 14:26:39

 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班下班。对迟到早退、缺勤或朝班失仪等“庸懒散”行为,历朝均有惩治办法。可见,古代人就已经知道了迟到早退的危害。现如今,一些干部却认为不守时是“一桩小事”,习惯于上班迟到10分钟、下班早退10分钟,再做几分钟的准备工作,群众来办事要么干等,要么扑空。

在笔者看来,“迟到早退”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表面上看是干部责任心不强,纪律意识淡薄,不遵规守纪,实则是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单位和部门作风建设不严不实。部分干部认为“来找我们办事,等一下也‘情有可原’”,而另一部分则“自划底线”,认为自己又没有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就是迟到几分钟上班,提前几分钟下班,不必小题大做。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地区和单位内部管理松懈、压力传导不到位,单位领导责任担当缺失、日常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松软等问题。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干部一直“小视”“迟到早退”问题,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违背了为民服务的初衷,与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背道而驰,不仅会让群众寒心,还会侵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甚至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干群关系融洽,必须坚决抵制。

首先,干部要自觉转变观念,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准则,以“斤斤计较”甚至“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坚决摒弃“迟到早退”的松垮作风,以实际行动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把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温度”。其次,组织部门要加大干部教育警示力度,用典型案例警示干部划好遵守工作时间的纪律底线,引导干部树立时间观,做到早到、准时到,切不可让群众等。同时,单位和部门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内部管理,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最后,纪律监察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加大惩戒力度,强化监督约束,对于违反制度的干部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扣发绩效等措施,切实从严从快处理。同时,要加大对服务窗口的专项督查力度,紧盯“迟到早退”行为,让工作时间“足量足秤”,让群众办事舒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