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镇 黄十全)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将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多月来,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大兴调研之风,青年党员们摩拳擦掌、整装待发。然而,对书本经验大于实践的青年党员来说,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动脑子再出发,才能真正急群众之所急。
“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早在春秋时期,“因地制宜”便是工作的不二法宝,唯一策而套全局、用一法以谋全域,只能墨守成规机械应付,只有掌握“一地一策”因地制宜的研究方法,才是真正拥有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莫有“不识凌云木,直待始道高”的局限。在农业社会,读懂易经八卦知天下,倒背二十四节气,一年变化尽在掌握,或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形成一套系统性规律。如今的时代,信息爆炸、纷繁复杂,看不懂眼前,猜不到未来,甚至10年前都预料不到今天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提到,推动2023年经济工作“要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后疫情时代也呼应了这一点,大家习惯了忙碌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有了空闲时间,即使累也不愿躺平,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就是最好的印证,各大旅游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即使回到家叫嚣着再也不出门,第二天的旅程仍然照常出发。时代的机遇在哪里?就在这发展的洪流里,青年党员在关注一地发展时,要用前沿的眼光看未来,要因地制宜、深究根本。当地的“习以为常”可能是外地的“惊叹非凡”,要挖掘地方特色、剥去普通外壳、调研深刻内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开出良方”送出解药,才能让调研不是一句空话,让调研搭上发展的快车。
要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思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工作要重调研、调研要有实效,走过场、重形式,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甚至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耽误一地发展,错失机会成本。青年党员要行动起来,不空喊口号,要一竿子插到底,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沉下去,学会“刨根问底”,学会“追着不放”,掌握第一手调研材料、解读发展密码,用“田忌赛马”思路倒推问题弊病,思考如何扬长避短亦或是如何发挥“木桶效应”优势,用系统思维看待全局,防止“一步走错步步难挽回”。要深刻领会冰山露出海面的仅仅是一角,而绝大部分隐没于海面之下的内涵,不盲人摸象、不好高骛远,要以小见大、深究根源,用好业务知识分析的同时,发挥好技术手段,让“老锅”更添“新汤”,熬出时代“新”味,切实做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正向循环。
拿出“相望几何驿,时许闻成谋”的办法。今天的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能平等的看得见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跬步江山即寥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既要行动更要带着思考行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奋斗,这是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抓住机遇跟上节奏就是万里晴空,时下最火热的“淄博烧烤”,是对地情的深入调研和思考,关注点从最初的“烧烤热”到转移到“政通人和”,到吸引人才和企业入驻,这一系列稳步操作,信手拈来、如鱼得水,体现的是前期调研“因地制宜”,到位到人,其他地方照抄作业,也会因没有“因地制宜”学习内涵变得“四不像”。淄博没有旅游基础,但有天然的热情好客,正好呼应了“好客山东”宣传口号,没有超强第三产业,但有超强文人墨客,给游客的一封信体现政府快速反应,是从纸上投射到实际的“上下齐心”。究其根本,淄博出发点是为了引才兴业,因一顿烧烤爆火后,一套组合拳,用行动证明了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真正的问题,将调研的转化为实效,将“流量转变成留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