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镇 杨伟)
《尚书》有云: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毫无疑问,要想赢得人民支持就必须将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民生工作,甚至已成实现“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汉代政论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中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意思就是说,房子漏不漏,住户最知道;政策好不好,百姓最清楚。可见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古人就知道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了。其实,这也是多次引用过的一句话。同样的道理,在今天则叫做“三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此几成官场潮语。
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当然懂得,一旦听不到“草野”的声音,耳边只是一片歌功颂德、甜言蜜语,对为政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与农民同吃同住,特别是在生存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方,这才可以心贴心地听到农民们的真话,听到真实的舆情,听到为政的得失,听到不打折扣的批评。而为政者只有在了解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知晓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
深入真正的草野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才可以更快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可以更快地找到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路子。“乡亲们盼致富、求致富的愿望这么强烈,提出的这些要求和愿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帮助解决的,一定要尽快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稳定、和谐。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