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保局 刘有辉)
近年来,“减负”工作在各地大力施行,基层干部也在纷繁的事物中渴望着“拨云见日”的轻松。然而,在政策推行后,部分地区对这一措施的执行却是“各抒己见”:有的适时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办法,让减负来得其所;有的积极衔接,按部就班,与上级指令紧密贴合;然而,也有部分地区仍难在统筹规划中对基层的一些业务进行取舍,导致减负措施只是纸上谈兵,空有漫天文件,实际成效却毫无起色。
不在其位,不知其忧,谈起减负,乡镇干部似乎最有发言权。作为直接服务群众的一线团体,他们承接着各部门的政策指令。诸如乡镇党政一把手,他们既要部署工作,安排大小事务,要入村督导,接待来访群众,还要不时参加上级部门各种会议,接收安排、调度等指令,一天下来如同上了发条的摆钟。
为了使上级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乡镇干部常常为此奔波,辗转于上级政府和各大局之间。有时这边工作人员刚刚报送完材料返回单位,那边又开始催促其他情况的落实进展。更有甚者,同一事项被拆分给几个部门,工作人员不得不进行二次、三次的重复往返。与之跟进的还有各类挂满责任的督查考核,常常是“做得多,问题多,做得好,问题找。”让干部们心生无奈,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亟待解决,也是国家“减负松绑”来到基层的根本出发点。
何谓“减负”,“负”在何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给出了总体的思路与构想,并列举相关内容,自上而下组织实施,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然而除了要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外,各地还应根据不同情况,对减负内容进行“精细化”调整。
笔者认为,基层减负关键在“实”,一方面是敢落实、真落实。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领悟政策要义,敢于剖析自身弊端,全力落实,不负党组织“初心”,不忘对基层“关心”,更不能辜负广大基层干部对好政策的“殷殷期盼之心”;另一方面是出实招、用实措。通过不断优化多联动、高效能的行业运转系统,让减负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浸润”基层。
智者如风,和煦而行。基层减负作为党和政府一项适时性举措,对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党政结构、提高工作效能意义非凡。因此,各级部门都应高度重视,用好这项举措,让“好主意”提升干部“凝聚力”,助力国家事业发展再上新征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