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情怀续写青春华章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24 17:24:07

 白水镇  蒲琳

 

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从仰望星空,到躬耕田野,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彰显了“了不起的情怀”。青年一代生逢伟大时代,当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手执“奋斗之笔”,饱蘸“情怀浓墨”,奔赴下一场山海,续写又一章辉煌。

涵养“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中国科学家,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中呕心沥血,为我国科技事业崛起作出巨大贡献。“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青年一代理应从科学家的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统一起来,立强国志、行报国为,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顶上去,在新征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砥砺“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敬业情怀。“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难,能善始善终、坚持到底却不易。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不是靠敲锣打鼓、短期就能完成的。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悟空”探秘到“墨子”传信,从“天眼”建成到“九章”问世……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是依靠“十年磨一剑”的信心和决心,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敢于“中流击楫”,才会无畏“急流险滩”。凡此种种,无不启发着当代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接过时代“接力棒”,舍得下“逐末”之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干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用实干实效为爱国奉献作出最生动的“注脚”。

厚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奉献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奉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0余年扎根沃土,只为水稻实现高产;“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奔波于山区,创新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助力农民致富增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坐“冷板凳”,乐当“幕后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谛。“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为民的真情”。青年一代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扑下身子“接地气”,始终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多讲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报,把“奉献”二字贯穿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使命在代际间传递,荣光在奋斗中焕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青年一代当擦亮忠诚本色、担当成色、奉献底色,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