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华夏文化促进会礼博士发展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礼义文化弘扬推进会。会上首次提出“礼义学”概念,并表示将向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00所大学校长呈送建议信,倡议我国高校率先于世界设立“礼义学”学位、学科、专业。
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国内1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6家文化社团和社会公益组织负责人,6家企业负责人及凤凰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等媒体记者,共40余人参会。会议时长持续了五个半小时。
会上,礼博士发展委员会会长、东方魂集团公司董事长罗禄君先生阐明了为什么不用“礼”和“礼仪”而用“礼义”作称名进行弘扬。一方面,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至今在中国各界民众中尚存有不可忽视的“谈礼色变”现象,“礼”在一些人士的脑海中似乎只有“封建迷信、三妻四妾”乃至“留长辫、包小脚、人性束缚、奴颜婢膝”等等印象。要理解他们为何会以偏概全,就要理解他们有所不知:真正的“礼”,恰是革新偕进的、谦己敬人的、律己束恶的、公正平等的、昌明开放的。因此,当代若以“礼”或“礼学”称名而加以弘扬,其受到的误解阻碍必不会少。另外,“礼者,理也。”礼是体用、性相、表里合一的,可以说,一礼含万理万法、万行万德、万事万仪。“礼学”往深处说,是理学、哲学,文化内涵非常深厚。不少人将“礼”仅理解到对言行举止要求的“礼仪”层面,而现实中又常见“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道貌岸然而心如禽兽”之伪君子,使部分人群对真正表里如一的“礼仪”之功用价值看轻乃至看不起。故以“礼仪”的称名进行弘扬不是最佳选择。
罗会长进一步表示,“礼”与“义”合二为一成“礼义”,倡导“讲礼讲义、有礼有义、大礼大义”,与马克思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内在契合、相互融合,是理解和贯彻“两个结合”重大论述的一个抓手,是学习借鉴“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之鲜明特征的文化传承案例。中国自古为“礼义之邦”,“礼义”在中国具有深远历史渊源。再者,“礼义”具有一定的世界文化价值共识基础。优秀礼义文化虽然会因国家、民族、信仰、历史等的不同而在呈现形式上具有特色差异,但其追求“道德自觉”与“举止有度”的内涵本质绝无不同。所以,推动弘扬“礼义学”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更能获得国际认同。
礼博士发展委员会有关专家、学者表示,中国高校设立“礼义学”学位、学科、专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一是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能更有力回答教育之根本问题,也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二是能进一步助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助力马克思主义更加中国化、时代化,助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三是能弥补世界学位、学科、专业在礼义文化方面的缺失,填补世界学位、学科、专业之空白。四是能发展一个独具中国特色且又能流行国际的学科。五是能使中国高校在引领世界文化中担当伟大使命。创新构建中国文化的精神标识和话语体系,担负起复兴“中华礼义之邦”、缔造“世界礼义大国”和推动建设“礼义文明世界”的历史重任,中国高校理应发挥先导性、示范性、引领性作用。
礼博士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前期对部分高校的调研和对政策规定的研究,礼博士发展委员会形成了《礼博士发展委员会致高校校长的建议信》及《高校优选“礼义学”进行弘扬的缘由和价值说明》《高校设置“礼博士、礼硕士、礼学士”学位和“礼义学”学科、专业的可行性构想》《礼义情哲学关系概论》等阐述“礼义学”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系列附件,提交本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与会专家、学者对“建议信”及系列附件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参会的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些专家、学者表示,“中国作为礼义之邦,设置专门化的学科很有必要,同时也应当要有相应的社会职业的设置”;“除大学外,还应关注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从各方面营造礼义教育环境”;“礼义学科建设现在恰逢其时,尽管有难度,但很多学科的建设都是在困难重重下推动设立的,因此才更加意义重大”。同时,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推动学科、专业的设立可以从难到易、逐步推进,“比如首先推动大学设立选修课程、精品课程”,“在某些高校或某些地方先打造出试点或案例”等。
参会的一些企业家表示,中国高校开设礼义学学科专业,培养大学生、研究生有更好的礼义素养,不但对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具有长远、基础的意义,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撑。企业也将愿意在促进高校礼义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比如吸纳优秀礼义素养人才到企业工作、设置礼义事务岗位等。
新闻热点